第3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34章完结
,当时的情况是,列宁回国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路线是经法国绕道返回俄国,但法俄是盟友,如果法国当局发现反战的列宁进入其境内,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轻则拘禁,重则以战犯判刑。另一条路线就是向中欧进发,经德国前往北欧,然后从芬兰回国。最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权衡利弊,决定从德占区回国领导革命。其三,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这个和约的主要内容有:缔约双方宣布停战;俄军全面复员,在签订普遍性和约之前,俄军舰驶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装;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在缔结普遍性和约和俄军全面复员之前,德国将继续占领德军在和约签订前夕所占领的上述地区以东地方;俄军立即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和巴统地区(该地区实际由土耳其兼并);俄国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立即从芬兰、乌克兰和奥兰群岛撤军,保证同乌克兰立即签订和约并承认乌克兰同德、奥、保、土之间的和约;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列宁当时之所以力排众议,主张与德国签订合约,完全是迫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刚刚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在北高加索的顿河活动的阿列克塞耶夫的白匪军,克拉斯诺夫的白匪军,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的白匪军,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德国当时在东线的部队仍有几十万,并且具有相当的作战经验,由于苏俄谈判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绝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德国便纠集军队一路攻打到明斯克,直逼彼得格勒城下。当时红军正处于诞生阶段,缺乏物资装备;又面临外国的武力干涉,美英法的反动势力扶持着白匪军进攻苏维埃政权。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不得不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是这一英明决策,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免除了在军事上可能遭受的失败,赢得了恢复国民经济,重整国防力量,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这就是列宁指出的:"我们缔结单独和约,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来继续推进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只要保证有几个月的和平工作,那么,俄国的改造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能的。而这种改造将使社会主义既在俄国又在全世界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将为强大的工农红军建立巩固的经济基础" 。1918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3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是列宁巧妙地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革命策略的典范。事实证明,谎言无论怎样重复,都不能成为真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不容诋毁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