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第20章完结

第20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20章完结

2.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伯恩施坦是修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大论争的始作俑者。′d′e/n*g¨y′a!n-k,a,n\.*c-o+m·他早期的思想中就已潜伏着右倾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理论观点。青年时代的伯恩施坦对杜林的著作推崇备至,对拉萨尔的由国家贷款给生产合作社的理论异常"热情"。当时,他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就带着杜林主义的眼光。后来,他和卡尔·赫希伯格、卡尔·奥古斯特·施拉姆组成苏黎世"三人团",他们三人合写的《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一文,曾试图根据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时期的特殊情况,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质和根本任务,宣扬右倾机会主义理论。19世纪90年代初,当德国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开始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坚持的马克思经济理论大肆责难时,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性发生了怀疑,并产生了"内心的竭力抗拒"。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伯恩施坦开始全面篡改和"修正"马克思主义。\x~i+a.n,y.u-k`s~.?c`o_m?1896-1898年间,他在《新时代》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目发表的系列论文,成为他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解释进行批判"的代表作;1899年1月,他完成的题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成为他与马克思主义公开决裂的宣言书。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必然导致他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的错误理解。他强调,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中,应该取消用无产阶级社会来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提法,而应该采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提法,但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却是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相径庭的进化的资本主义制度。他还要求德国社会民主党放弃反对和消灭资产阶级的理论纲领,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党派中"完完全全是曼彻斯特式的经济上的个人负责原则"来改造党;要求德国社会民主党担负起保障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任务,要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其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主张德国社会民主党成为一个"民族的党"。·s^o¢e.o\.?n^e^t/

伯恩施坦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的歪曲是以"合作经营"为中心命题的。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关于合作经营的论述是十分肤浅的,并且也没有以理论上的"公平态度"来对待合作社,其实合作经营形式不仅与资本主义直接对立,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好体现。它虽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但它作为工人组织包含着充分的社会主义因素,足以把自己发展成社会主义解放的有价值的和不可缺少的杠杆,它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阶级专政,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伯恩施坦背叛马克思主义,不仅认定在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中,不需要"炸毁"现存的包括国家机器在内的社会制度本身,而且认定在这个过渡中,社会主义运动的任务就是积极地"发展"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制度;即使在最后的"过渡"过程中,也完全可能"和平地",而不是借助于"暴力"、"专政"达到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

3.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实践

伯恩施坦主义理论提出以后,首先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引起了公开的争论。德国社会民主党许多领导成员对伯恩施坦责难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深表不满,有的还站出来坚决反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德国社会民主党1898年10月召开的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围绕"运动和最终目的"的内容,首次针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展开了争论;1899年10月召开的汉诺威代表大会、1901年9月召开的卢卑克代表大会和19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