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美洲华侨史话 > 第19章完结

第1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美洲华侨史话第19章完结

在美洲,还有以不同的政见组织起来的华侨政党组织。\山.叶\屋! *庚_鑫¨蕞`全¨从时间上来说,致公堂(三合会或中国共济会)是所有堂号中最老和最富于政治色彩的堂号,实际上是个政治组织。致公堂原是清末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称作“天地会”(或三合会)的反清复明的群众组织,曾与北上的太平军遥相呼应,打击清军。太平军失败后,天地会遭到镇压,于是其中一部分人便移入美国和加拿大。1907年美国致公堂属下的华侨达72819人,总部设在旧金山,各地设有分支机构。1946年,在上海召开了海内外洪门组织代表大会,决议建党,从此美洲致公堂改称为致公党。该党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设立总支,在一国的若干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除致公党外,辛亥革命以后,国民党也开始在古巴、秘鲁等美洲国家建立总支或支部,其下属还有若干分支机构。

除此之外,美洲还有以职业类别建立起来的华侨组织,例如美国的华侨商会和种种同业会;有华裔组织的华人组织,例如同源会;有以性别组织的华人组织,例如妇女会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华侨会社等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照姓氏、乡籍组织起来的华侨会社日益趋向衰落,有的如“龙冈公所”已停止活动了。\0,0/暁~税`惘. `埂.薪+最*全·而那些全国性的统一的华侨组织则日趋发展。此外,其他一些华侨组织亦随着不同的需要,正在不断地产生、发展,例如协会或联谊会等。

第五章 美洲华侨地位的变化

从大批华工踏上美洲土地时起,华侨就遭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歧视,排华事件不断发生。随着挖矿和筑路工程的结束,其排华运动的规模愈来愈大,性质也愈来愈严重。从少数白人种族主义者挑起排华事端发展到政府制定排华法案,从个别排华事件发展到全国性的排华运动,从驱逐发展到大规模杀害。然而,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美洲各国政府逐步取消了排华法案,排华运动逐渐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洲华侨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华侨在各侨居国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节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

拉丁美洲地区的契约华工,其地位类似奴隶,劳动和生活之苦自不待说,其性命亦操纵在主人的手里。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古巴契约华工每日劳动达12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8—20小时,可谓是:“日未出而起,夜过半而眠。”1921年,国民党《外交部公报》第四卷第七号、第八号曾清楚地记载了古巴华工的真实生活:“猪仔衣食又菲薄不堪,衣则短褐敝褛、食则粗粟大蕉,终日操作于骄阳之下,汗流遍体,而迫于监工之淫威不敢稍懒,盖偶失其欢,鞭挞随之,甚或置于死地。”①契约华工到古巴时大都年轻力壮,“但经过八年奴役幸存下来的只占25%”②。可见拉丁美洲种植园主对契约华工的苛刻剥削与残酷压迫的程度。当时清廷腐败、国力衰微,政府自身不保,根本无力问津这些“海外孤儿”的生死。

如上所述,华工出国的外部原因是为了满足侨居国开矿、筑路、挖运河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侨居国的企业主、种植园主和店主作为对付本国工人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样,必然会存在着排华的潜在危险:即一旦矿源衰竭、铁路和运河已经开通,华工便会面临大量失业的可能性,并同侨居国的白人工人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样排华现象就会随之产生,而且会日益严重。

一般而言,侨居国对华工和华侨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前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侨居国对华工普遍抱着欢迎的态度,尽管当时个别地区出现反对华工的言论和现象,但只是个别问题。早期华工,特别在开挖金矿和筑铁路期间,受到了各侨居国的普遍欢迎。正如罗伯特·温在他的《对西北太平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华人的反应》一书中所说:“(铁路)工程显得如此急需,各个集团和各个地区都争相在本地区修筑一条铁路。只要曾经修过铁路的,哪怕魔鬼他们也欢迎。白人劳动力的供不应求实在太明显了,以致连最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