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明清战争史略 > 第74章完结

第7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清战争史略第74章完结

后金此次用兵,究竟有多少?各家史书记载不一。*0.0~暁?税+徃` ~蕞¨辛·彰`截′埂·芯.筷¨同历次用兵一样,清代最权威的官修史书《清实录》仍不载其具体数目。而私家著述有的记为“十万余骑”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29页载:“大兵十余万骑,至锦州城外,四面扎营”。又,《三朝辽事实录》卷17,24页载:赵率教报“奴子提兵十余万骑至锦州”。,有的记为十五万《明史记事本末补遗》,卷5。,还有的不具载《明史•袁崇焕传》、《国榷》等书均不载此次用兵数目。。所谓十余万与十五万之说,显然夸大了事实,不足为据。唯《明熹宗实录》记载较为可信,但也有含混之处。据镇守辽东太监纪用与辽东巡抚袁崇焕疏报;后金先于五月七、八两日渡河的部队,为它的精兵,共有二万人。其后,镇守辽东太监刘应坤报告:“闻东夷领兵系李良梅,共有四万人。”《明熹宗实录》,卷79。合计为六万左右,比较接近后金兵的实际数字。!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努尔哈赤去世前,后金总兵员只有九万。从他去世到这次用兵还不到一年,虽有对朝鲜作战的胜利,兵力不会有明显的增长,至多也不过十万左右,所说以十余万骑或十五万人马围锦州,与事实相去甚远。况且皇太极刚刚结束对朝鲜的战争(据明朝的报告,投入兵力也只有五六万骑《明熹宗实录》,卷79。),马疲人乏,不可能把入朝作战人员全部投入到辽西,正如袁崇焕所得到的情报,它是从征朝鲜的部队中“换班”两万精锐,再从原留守的部队中调发三四万而组成了这次征明的大军。以此可以断定,皇太极发动的宁、锦之役,用兵总数为五万至六万之间,与他父亲上次攻宁远所动员的五六万人马大致相当。

皇太极攻打锦州的意图,明朝中有识之士都看得很清楚。兵科都给事中许征言说得很正确:“逆奴犯锦州不过扰我屯田、筑城,又恐我备一固,后难为力攻,及城工甫成,蓄积未厚,而引兵亟击。”《明熹宗实录》,卷79。皇太极最担心的就是明宁锦防线一经巩固,后金难以向西进兵,更无法直闯山海关。/鸿′特¢晓\说,网? ′首/发?所以他不顾八旗将士从朝鲜到辽西的数千里连续行军作战,迫不及待地又挥兵西进宁锦,企图一举打破。他一方面包围锦州,一方面别遣一军越过锦州而西,逼近宁远,其目的是断绝明援锦兵马,而以主力专攻锦州。

后金兵抵锦州城外,明总兵赵率教等慑于后金兵来势凶猛,为延缓时间等待援兵,立即派出二名将官缒城而下,到后金营谈判讲和。皇太极很想锦州不战而降,自然不放过这个好机会。他以礼接待来使,并给赵率教写了一封信,劝其投降,或者以礼议和,他都接受。信带回城后,迟迟不见答复。第二天,即五月十二日,皇太极下令发起攻击。兵分两路,各抬拽车梯挨牌,直冲城下,以马步兵轮番交攻城的西、北两面。赵率教、左辅、朱梅与太监纪用都身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领,拼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7。。后金兵冒死冲击,城西角眼看被突破,赵率教急令三面守城将士增援,好不容易打退了后金兵的猛烈攻击。战斗从早晨(辰时)七八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戌时)七八时,城墙下,“夷尸填塞满道”,到晚上九时以后(亥时),后金兵悄悄出动,拖拉战死者尸体,堆积在原明朝筑城班军用以烧制砖石的窑里,点火烧毁。深夜时,皇太极下令退兵五里,在城西南扎营。次日凌晨(寅时),以骑兵围城,环城而行,却不敢靠近城垣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7。。他还想诱明兵投降,三次派遣使者前去说降,都被赵率教拒之城外,赵率教站立城上,对城下的后金使者说:“城可以攻,但不可以游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皇太极很生气,传令攻城。除了增加伤亡,后金兵毫无所得!进攻被迫停了下来,皇太极再写劝降信,用箭射到城里,连写数次信,城里毫无反应。于是,后金兵又发起攻城,一连数日,仍无任何进展。

后金专力围攻锦州,料明兵必来救援,然后诱其野战,以便发挥它骑射长技,一举歼灭明兵的有生力量。但明朝统帅仍正确地估计到后金的意图,认为如发兵援锦“正堕其计&r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