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清战争史略第68章完结
同样,由于后金本身的力量有限,也不能速胜。?微~趣~暁.说- +追′醉*欣`蟑?节?皇太极和他的诸贝勒大臣及汉官们都认识到,后金“地窄人稀,贡赋极少”,财力不足,“全赖兵马出去抢些财物”《天聪朝臣工奏议》,《胡贡明陈言图报奏》。。每当出兵之际,“俱欣然相语曰:‘去抢西边(指明朝)。’汉人闻我动兵,亦曰:‘来抢我矣!’”《天聪朝臣工奏议》,《王文奎条陈时事奏》。但抢掠并不能保证生活的来源。为了出征,不得不“卖牛典衣,买马制装,家私荡然”。《天聪朝臣工奏议》,《宁完我等谨陈兵机奏》。后金的另一弱点,兵力不足。为弥补兵员,不管老幼一律征兵,“儿子当差,孙子又当差,至于爷爷差事还不去”,甚至一家生三四个儿子都得“当差”,而“老子差事不去”《天聪朝臣工奏议》,《扈应元条陈七事奏》。。未成年的少年即当“壮丁之差”,而老至六七十岁,连有残疾的人亦不能免壮丁之差《天聪朝臣工奏议》,《胡贡明谨陈事宜奏》。。“当差”,即当兵。据朝鲜记载,后金国从十岁小儿,到七十老翁,无不从军朝鲜《仁祖实录》,卷45。。百姓所受征兵打仗之苦是相当深重的。因此,他们对战争的积极性无从发挥。,求\书\帮? ^冕/废_岳~黩¢尽管动员“全民”皆兵,其兵力来源不能不受到人口少的限制。辽东地区总人口以“百万生灵”为最高额数计《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佟养性谨陈未议奏》。,按后金满洲三丁抽一《清太宗实录》,卷17。,蒙古三丁抽一披甲《清太宗实录》,卷55。,汉人十丁编兵一名《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丁文盛等谨陈愚见奏》。等规定计算,它进关前的最高数才有十四万六千余名。这点兵力是不能与明相比的。前有广宁之役,一城驻军即近十三万。
后金不仅财用不足,兵力不足,而且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实行错误的政策,加深了内部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造成国势不稳,在政治上削弱了它的控制力量。他的败政,集中表现为采取民族歧视与压迫的政策,特别是在进军辽东过程中,大肆屠戮汉族人民,因而也遭到汉族人民与明兵的强烈反抗。这方面的事实在《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都有大量记载。他去世后,许多大臣都持批评态度,以此为教训,设法改善政治。汉官宁完我提出,过去“策多疑过杀,不知收拾人心,而天即以辽土限之耳”。《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胡贡明陈言图报奏》。因不得人心,而不能再向辽东之外扩大。努尔哈赤时,辽东人多逃亡,“不知昔年去者,皆因杀戮之余,故痛心切齿,宁死不降。”《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王文奎条陈时事奏》。*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到皇太极时,汉官胡贡明尖锐指出:“今我皇上凡有出兵,房屋烧毁,土地荒芜,如此行事如何使人归心,而上天乐助与乎?”《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胡贡明谨陈事宜奏》。所有这些,都是弊政,给后金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影响,从而削弱了后金的国力,即所谓“家邦未固”《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张弘谟等乘时进取奏》。。
宁远之战暴露了八旗兵的许多弱点。“野地浪战”是后金的优势,而“南朝万万不能”。在宁远战役前,明兵一直采取对阵的打法,连连失陷领土。袁崇焕总结以往的教训,改变战术,变野外浪战为“婴城死守”,后金骑兵在坚城之下,迅即丧失优势,无所施其技。其步兵亦缺乏攻城经验,它们以往同明兵的胜负决于城外战场,攻城则非所长,“每每弗下”。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攻城之计,为不得已”,而又为“兵法所忌”《明清史料》甲编,48页。。所以,它在宁远遭到重创,并不奇怪。宁远战役,第一次给后金以重大教训,使皇太极和他的谋臣认识到后金的军事力量的极限,光靠单一的军事征伐不能解决问题。他曾批评汉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