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清战争史略第36章完结
第三种是弃城逃跑。!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当辽阳被攻,事态紧急时,监军高出、胡嘉栋、韩初命、牛象乾、邢慎言等都先已逃跑了,而且造成人心更加动摇。当时称他们为“同逃五监军”,高出等因此而被囚禁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五监军》;《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载,时逃跑者还有户部管饷郎中傅国。。
第四种是溃围逃出者。如总兵官侯世禄、姜弼及大批下级文武百官和数万军士皆属于这一种类型。明在辽阳的主客军队约有十万左右,真正作战牺牲的并不多,大部分保全下来。此中溃围逃出者又不在少数。辽阳失守后,明刑部尚书黄克缵疏请演神器,就是使用西洋大炮,他说曾派遣三十人解其炮援辽阳,“所遣三十人,初以为尽于辽矣,今尚存二十六人在宁前,真壮士也。”《明熹宗实录》,卷9。由此可见从辽阳逃回到明朝的文武官兵数量必不在少。
第五种是投降后金的。这也是大量的,数目或不亚于逃出者。有一个原任通判的黄衣,广宁人,辽阳失守,他就“自髡降奴”,得到后金重用,又派他到广宁游说,被巡抚薛国用发现,捉拿处死《明熹宗实录》,卷9。+h.o/n\g+t-e~o¨w^d?.~c~o^m¢。
由于辽阳城守文武官吏及大量兵士非死则逃,余者投降,很快就使明朝在辽河以东的统治全部垮台,绝大部分地区都归服了后金。那个局面如清朝历史文献所载:
“辽阳既下,其河东之三河、东胜、长静、长宁、长定、长安、长胜、长勇、长营、静远、上榆林、十方寺、丁字泊、宋家泊、曾迟、镇西、殷家庄、平定、定远、庆云、古城、永宁、镇夷、清阳、镇北、威远、静安、孤山、洒马吉、叆阳、新安、新奠、宽奠、大奠、永奠、长奠、镇江、汤站、凤凰、镇东、镇夷、甜水站、草河、威宁营、奉集、穆家、武靖营、平虏、虎皮、蒲河、懿路、汎河、中固、鞍山、海州、东昌、耀州、盖州、熊岳、五十寨、复州、永宁监、栾古、石河、金州、盐场、望海埚、红咀、归服、黄骨岛、岫岩、青台峪等,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削发降。”《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
第二部分明军的战略退却(2)
从辽阳失守到广宁之战前,大约八九个月的时间,是明军战略大退却的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时是一片混乱,大批的军民扶老携幼,像潮水一般拥出河东地区,明朝统治者一时束手无策。+k\k^x′s?w~.-o/r?g\朝廷的会议竟闹得连打带骂的样子:“辽阳失守,京师戒严。召廷臣集议方略,越日议于后府。时言官气张甚,或攘袂诟谇,无复朝庙之容。诸大僚多缄口逊避,自催熊廷弼、张鹤鸣之外,无他策。”《明熹宗实录》,卷8。
一条辽河从北往南把明代的辽东几乎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滚滚的河水虽无意与后金作难,但是他们得到河东大片土地之后,毕竟没有立即进攻辽西。明朝经过一段混乱,也在考虑各种战守计策了。袁应泰既死,薛国用以巡抚代为经略。王化贞由宁前道右参议升为辽东巡抚。国难识忠臣,熊廷弼重新得到起用,被任为兵部右侍郎。在催促熊廷弼立即赴任时,十六岁的明熹宗亲自为他辩诬,言辞之恳切,定使其大受感动,其言曰:“朕惟尔经略辽东一载,威慑夷虏,力保危城,后以播煽流言,科道官风闻纠论,敕下部议,大臣又不为朕剖分,听令回籍,朕寻悔之。今勘奏具明,已有旨起用,适辽阳失陷,隳尔前功,思尔在事,岂容奴贼猖獗至此!尔当念皇祖环召之恩,今朕冲年,遘兹外患,勉为朕一出,筹画安攘。其即日叱驭前来,庶见君臣始终大义。”《明熹宗实录》,卷8。
在多如雪片飞来的献计献策奏疏中,于实际战守起作用的主要是熊廷弼与王化贞提出的。熊廷弼的战略策略是众所周知的“三方布置策”。他认为恢复辽左,必须三方布置:在广宁驻扎步兵和骑兵,于河上与其对垒以牵制其全部兵力;在登、莱、天津各置舟师,乘虚而入金、复、海、盖诸南卫,造成声势,以动摇其人心。后金军队,必然反顾而归,回到老巢,如此辽阳可复。按照这一策略,要在登、莱、天津各设抚镇,山海关特设经略,在这适中之地,节制三方,统一事权《明史•熊廷弼传》,卷259。。王化贞提出的战略策略是,西边联络蒙古,东边依靠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