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清战争史略第30章完结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后金攻北关,灭叶赫,给熊廷弼经略辽东带来了新的态势。_l!o*v!e*y!u?e¨d?u.._n!e.t¨据明朝捉到的奸细贾朝辅(抚顺廪生)提供的情报表明,努尔哈赤十分畏惧熊廷弼。他说:“时奴贼集诸丁各头目及李永芳等,问此番攻取何先?或曰当先辽阳,倾其根本;或曰当先沈阳,溃其藩篱;或曰熊经略已到,彼必有备,当先北关,去其内患。奴贼曰:辽已败坏至此,何一人急忙整顿兵马得来?李永芳曰:凡事只在一人,如憨一人好,事事都好。奴贼然之曰:我意亦欲先取北关,免我内顾,将来得用全力去攻辽、沈。”《明神宗实录》,卷586。
叶赫被灭后,熊廷弼以“沈阳空垒,独立难支”,奏请并得到允许退守辽阳。为力保孤城,遏敌深入,除在辽阳城挑濠筑垣,借水为防以外,他向皇帝更进一步提出厚集兵马分守险要。他说:“今日制贼之说有三:一曰恢复,一曰进剿,一曰固守。顾以此时漫谈恢复、进剿之事,何敢草草,似又不如分布险要以守为稳着,守正所以为战也。?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然而守何容易?顷臣亲至各边隘口,相度地形,算贼之出路即可为我之入路者有四:在东南路为叆阳,南路为清河,西路为抚顺,北路为柴河、三岔儿间。俱当设重兵,为今日防守他日进剿之备。而镇江南障四卫,东顾朝鲜,亦其不可少者。此分布险要之大略也。”熊廷弼:《经辽疏稿》,卷2,《敬陈战守大略疏》。
他的策略是,每路设兵三万,镇江(今辽宁丹东市附近)设兵二万,或迎击,或横击,各路则合奇正独当一面,四路则合奇正以成全局。兵马既随各帅往边,辽城空虚,也需再设兵二万,平时驻守,有事策应。海州(今辽宁海城县)、三岔儿河设兵一万,联络东西。金、复(今辽宁金县、复县)设兵一万,防护海运。总计十八万军队,皆无虚设。与此配合要求给马九万匹,军饷三百二十四万两。
熊廷弼的这一经略大计,虽得到皇帝批准,但是未得落实,他自己就因受到一连串的弹劾而不安其位了。?x·g+g¢d+x~s\.?c~o,m′首先发难并为之鼓动的是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他因求廷弼代请补官,未得到满足,已有怨恨,补官以后到辽东阅视兵马,又与廷弼所议不合。辽东人刘国缙为兵部主事,赞画军务,主募辽人为兵,所募万七千人大半逃亡,被廷弼劾免,姚早为刘的门生故旧,至此相互勾结,掀起逐熊之议。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蒲河(今沈阳市东北)失守。姚诋廷弼废群策而雄独智,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刑威有时穷,工作无时止。还煽动言官群起而攻之,必欲去之而后快。御史顾慥首劾廷弼出关一年,毫无成就,荷戈之士徒供挑浚,尚方之剑逞志作威。当时明神宗死不久,光宗即位不到一个月又死,熹宗初立,朝政更加混乱,辽事问题难得正确解决。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开、铁失守,禾粮坞积,不能以轻骑运还;北关告急,不听道臣以万人往援;辽人矿兵不用;健儿战士不以杀敌而以作工,等等。还说不罢廷弼,辽必不保。皇帝下诏廷议。熊廷弼上疏自辩说,开、铁禾粮,臣抵辽时即行收割,不能则焚之;北关告急,令开原道韩原善、分守道阎鸣泰往赴,二人皆不肯行,其时道臣只此二人,三元所谓道臣欲以万人往,不知谁属?所谓役军丁,皆守其城不能战者;东山矿徒趋利则有,应兵则无,无三元言,臣不知辽人矿兵可用!一番愤愤不平之语,激起御史张修德又劾其破坏辽阳。廷弼更加愤慨地备陈守辽之功,一气之下交还尚方剑,力求罢斥。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朝议允廷弼去职,从而结束了其经略辽东的一幕悲壮的活剧。廷弼不服,要求查明事实。熹宗即命魏应嘉等往辽东,给事中杨涟反对派原来上疏弹劾的人,于是改派朱童蒙。他的调查结果是熊廷弼经略辽东一年有功有罪,其罪在危难之时,辞职乞归,有负君恩。这就是“罪浮于功”。经过调查和熊廷弼自辩,皇帝认为廷弼“力保危城”,打算再次起用他《明史•熊廷弼传》,卷259。。
第二部分后金发动辽沈之战(1)
“使廷弼尚在,安有虏马之南牧乎?”朝鲜赵庆男:《续乱中杂录》第1,《光海辛酉》,59页。明朝在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阳失守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想到熊廷弼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