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云台二十八将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云台二十八将第11章完结

7 京都求学(2)

刘秀在长安读书的日子并不孤单。-精?武_晓?税¨网· ·耕¢辛^嶵+全\一年后,又一个少年来到长安陪着刘秀一起求学了,这个少年叫朱祐。

朱祐原是南阳宛县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死,于是从小跟着家住南阳舂陵的外婆一起生活。他外婆姓刘,和刘縯、刘秀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有了这层关系,朱祐自小便流着鼻涕跟着刘縯两兄弟屁股后面乱窜,而刘縯兄弟也很喜欢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弟弟对待。刘秀去长安读书之后,朱祐便一直跟着刘縯混社会,平时学习一些棍棒拳脚,收收保护费什么的。朱祐很明显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楞子,刘秀到远赴长安之后,朱祐最大的愿望就是憧憬着也能去长安和自己的刘秀哥哥一同念书。不久之后,当实在忍不住对知识渴望的朱祐怯生生的向刘縯提出去长安找刘秀后,刘縯笑了,溺爱的拍了拍着他的头,给了他一笔盘缠,让他上京找刘秀。

事实再一次证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不容易才得到求学机会的朱祐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的激情和渴求。¨k`e/n`k′a*n*s+h·u′.¢c¢o^m/跟刘秀善于“略通大义”不同,朱祐对知识的追求到了执着和完美的地步。为了钻研学问,朱祐几乎到了通宵达旦,食不甘味的程度。每次刘秀去看朱祐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这样一段场景:刘秀坐在一旁,一边喝茶,一边疼爱的看着因为刻苦攻读而忘记了自己到来的朱祐,很久以后才猛然发现刘秀到来的朱祐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对着刘秀傻乎乎的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朱佑终于能提前进入讲堂和刘秀、邓禹同窗学习。朱佑这一勤奋好学的好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的晚年。若干年后,当已经一统天下的刘秀驾幸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朱祐家中时,刘秀总会笑着揶揄道:“家主该不会又因为刻苦读书而没注意到我吧?”

7 京都求学(3)

三年的求学生涯,让刘秀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而且也开阔了他眼界,他不再是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少年,他知道了原来在这世上有个够威风够气派的官职叫“执金吾”。¨墈~书`君* !埂/芯¢嶵_快.

不过,这或许是刘秀在首都读了三年书的唯一收获。大部分人不惜血本在首都读书,是为了把这作为进入仕途的捷径,但这对刘秀而言显然不现实。当时做官,实行的是举荐制。没有好的导师,读书也只是“略通大义”的刘秀,特别是还背着西汉皇族子弟这样一个备受打压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有大人物来推荐刘秀。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被堵死了。

于是念了三年大学,刘秀毕业了,毕业就是失业,他带着跟班小弟朱祐又回到了老家继续种田。而邓禹,也依依不舍地辞别刘秀,离开了长安回到老家。

而这时候的新朝,一场惊天变局正在酝酿。

公元10年,黄河沿岸发生了罕见的蝗虫灾害,两岸的庄稼几乎被蝗虫啃食一空,遮天蔽日的蝗虫甚至袭击了长安,飞进了未央宫,附于殿堂楼阁之上,闹得人心惶惶。

接着,黄河又发生改道,洪水猛于虎,一时之间,流民遍野,民不聊生。

未几,关东大旱,庄稼绝收,关东地区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王莽对内新政失败,对外穷兵黩武,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刚刚建立不久的“新”朝,很快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在湖北一带,王匡、王凤组织饥民为伍,占据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打起绿林军的大旗,啸聚山林,攻城掠野,很快发展到万人之众。

不久,樊崇在山东起事,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这些人全都把自己的眉毛染成红色,号称“赤眉”。赤眉军战力彪悍,纪律严明,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机动作战,连战连捷,声势逼人。

黄河两岸的大平原上,饥民们效仿绿林、赤眉,纷纷揭竿而起,大大小小起义军有几十路之多。

一时间,烽火遍野,天下大乱。京都长安,为之风声鹤唳。

8 我是皇帝?(1)

大学毕业的刘秀回到了南阳老家,继续务农,他很淡定地又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