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云台二十八将第7章完结
而看似极有技术含量的“五均”制度同样成为悲剧。′d′e/n*g¨y′a!n-k,a,n\.*c-o+m·由于推行这些政策大多依靠一些富商大贾,他们利用特权同官僚、地主互相勾结,肥己营私,囤积居奇。原来为平抑物价设立的五均,结果变成官吏贱买贵卖从中谋利的机构,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遍老百姓。
货币改革则更成为一场闹剧。政府官员和贵族利用在币改中的权利大肆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小,质量越改越差,价格却越作越大,因此每改一次,百姓就要遭受一次盘剥,最后导致物价飞涨,经济混乱,黎民百姓深受其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曾经志向远大,满腔豪情的王莽改制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
4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
从主观上来说,王莽的改制有一定的先进性,他的本意也是从消除贫富不均,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而且,他的改制触及到了封建王朝最核心的禁区,他看到了威胁自己王朝生存的最大问题——土地兼并。¨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任何一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皇帝是地主豪强的代言人,而消除土地兼并,这就直接威胁到了地主豪强的立足之本,这个皇帝还做得成吗?企图在封建体制内用改良的方法来解决体制的根本矛盾,这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什么区别。土地兼并,从来就是封建王朝自身无法治愈的顽疾。
当然,历史有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纵观中国封建王朝,凡是经历过较为彻底的农民战争建立起来的朝代,都会迎来相当一段强盛时期,比如汉、唐、明。而没有经历过农民战争洗礼,从军阀割据时代统一的朝代,大多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很快就出现各种激烈的社会矛盾,比如晋、隋、宋。个中原因很容易理解,农民战争在相当程度上摧毁了上一个朝代的大地主、大豪强,使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土地得以重新分配,加之新王朝施政大多能做到休养生息,仁政惜民,这就无形中使得原本严重的土地兼并矛盾得以缓和,于是才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这样的相对和谐的“盛世”。但“盛世”之后,总也逃不掉衰落的命运,因为封建王朝越发展,土地兼并就越严重。?x,k¢s·w~x¨.`c~o!m¢这就像一座火山,当土地兼并问题激化到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时候,岩浆就会喷发,这让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然后他沉寂下来,静静地等待下一次爆发。
中国封建王朝就以这样一种近乎循环的方式来绕开威胁自己生命的那个解不开的死结。但他得以延续的代价是高昂的,每一次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因土地而起,而每一次改朝换代留下的都是满目苍夷,累累白骨。
古代史学家们总是把朝代的兴亡归结于皇帝是否贤明,于是我们看到的史书中的皇帝要么大圣要么大奸。但在脸谱式的表象下,实际上是土地,这个让生命得以生存延续的基本要素在起着作用。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问题已经病入膏肓,接下来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是饥民揭竿而起,要么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天下又到了火山即将爆发的那个轮回。王莽很勇敢也很自负地匆忙赶来,一屁股坐到了火山口上,他选择了用制度改良的方式来解开这个结。但是他失败了,轰轰烈烈的新政成了一场草草收场的闹剧。作为这个制度的代言人却与整个制度为敌,当然不可能成功。他的做法不仅没有让火山平静下来,反而加速了火山喷发,引火自焚。
王莽很悲剧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亲手建立一个朝代,然后又亲手将这个朝代葬送的皇帝,贻笑千古。他的新政更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企图用改制方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绝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莽是一个悲剧人物。是那个时代将他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然后又无情地将他埋葬。
5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1)
政治经济改革失败的王莽,对自己政权合法性的焦虑更严重了。他急需得到群臣和百姓的认可。既然文治走不通,他很自然想到了“武功”。
在他看来,汉武帝之所以光耀青史,是因为他在位之时北击匈奴,南征夜郎,威震西域,战功赫赫,以至于他的手下张汤也可以大放豪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