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历史密码1第42章完结
能证明“金匱之盟”确有其事,太祖立晋王之心已定。第三,太祖和太宗关系密切。太祖登机后,没有忘记弟弟赵光义德功劳,步步提升他直至晋王,可见没有压抑赵光义的意思。如果太祖想传位于皇子德昭或德芳,按太祖压抑武将专权的开国政策,不可能忽视到这样可能的后果:即皇弟赵光义的大权在握是对皇子继位的极大威胁,并由此造成了另一个有力的皇位争夺者。
这部分学者认为“金匮之盟”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就在于“烛影斧声”使即位问题复杂化。“烛影斧声”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宋太宗继位是否正统的问题,“烛影斧声”中的各个细节似乎证明宋太祖死于非命,因而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也就遭到了质疑。
“金匮之盟”是否是骗局(2)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伪造的。清代古文学家恽敬对盟约内容首先提出疑问。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提出疑问。20世纪40年代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全盘否定此事。其理由大致如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34岁,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赵光义才23岁,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14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驾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20年,那时,长子德昭已30多岁,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杜太后没有依据猜测太祖早死、幼子继位,而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如果确如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立下“金匮之盟”。但是,太祖活了50多岁,并没有早逝而面临幼子主政。如果有遗诏,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但是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五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即使公布遗诏,赵光义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而留下来的却仅是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更何况,太祖并未遵守遗诏办事,传位给他的弟弟,而是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