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第46章完结
第57节:明君也是猛虎(1)
明君也是猛虎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00多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230多位皇帝。+k\k^x′s?w~.-o/r?g\在封建时代,这些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然而综观中国历史,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以及阴谋争夺、血腥杀戮等本质特性的制约影响,这230多名皇帝中昏君、暴君占据了多数的比例。那些杰出的皇帝,尤其是有始有终的文治武功、德兼有功的好皇帝,简直是凤毛麟角。相比较而言,中国有7名比较有政绩的皇帝或者是君王。夏禹,他领导治水有功;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分封天下的国家;秦始皇,第一个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帝国;汉高祖刘邦,他与项羽决战,取得了胜利;唐太宗李世民,实行贞观之治,推动历史大进步;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古政权,恢复汉人之治;清朝康熙玄烨,统一全国,确定了现代中国的大致版图。然而,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而疏于制止,即使这几位明君,也并不是完美无瑕。*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有时候,他们也像猛虎一样,杀人如麻。
唐太宗杀兄逼父"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这是王夫之对唐初玄武门之变的评价,与我们正史上的评价出入很大。正史是这样记载的:唐高祖共有二十二个儿子,高祖的元配窦皇后生四子: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三子玄霸早卒,四子元吉封齐王。建成、世民、元吉都有才干,不过,太原起事前,只有李世民参与策划,而起事之后,讨平群雄的战争中,李世民立功最大。他战必胜,攻必克,而且气度非凡,胸怀大志。由此遭到哥哥建成和弟弟元吉的嫉妒,于是引发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悲剧,这就是大唐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因是嫡长子,被李渊立为皇太子,但他的功业不及李世民,深恐太子之位不保,便暗中私募东宫卫士和突厥兵,想乘李渊出临智宫之机,密谋政变,除掉李世民。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不料事机不密,政变未遂,反遭父亲的痛斥。李建成又与弟弟李元吉勾结起来,串通李渊宠妃尹德、张婕妤,污蔑李世民谋反,请求将之处死。李渊不肯。这时,突厥万骑来攻,李建成建议派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出征,借以剥夺李世民的军权,并摆宴昆明池,谋在宴会上将李世民拉至幕后杀之,然后宣称暴死。但密谋外泄,李世民身边的人纷纷劝他先发制人。李世民长叹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我明明知道祸在旦夕,想等事情暴露出来再做处置,不也可以吗?"尉迟敬德劝道:"死里求生原是人的本能,大家以死拥戴大王,这也是天意。祸机一触即发,大王还犹豫不决,安然无忧。大王纵然不怕死,宗庙社稷该怎么办呢?大王不用敬德言,敬德愿逃身草泽,不愿留在大王身边束手待毙。"长孙无忌也劝说:"不从敬德言,事情非败不可,敬德等人必然不为大王所用,无忌也当随而去,不能再与大王共事了。"李世民还在犹豫。敬德进一步苦劝,说:"大王今天处事疑虑重重,非智者所为;临难犹豫不决,非勇者之举。况且大王素所蓄养的八百勇士已经聚集在宫内,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岂能就此罢休!"李世民见众义愤填膺,士气高昂,这才决定起事。
第58节:明君也是猛虎(2)
公元626年,李世民事先部署,密令敬德、长孙无忌等率兵伏于玄武门内,乘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此地,将之捕杀。当天早上,兄弟二人行至临湖殿,觉得情况异常,掉转马头,东归宫府,李世民从后面唤住,李元吉回头张弓即射,连发三箭,因拉弓未满,箭达不到射程。这时,李世民已将李建成射杀,敬德率数十骑赶来,又将李元吉射坠马下。这时,李世民的坐骑突然受惊,逃到林中,树枝将他绊落,李元吉赶到,欲将加害,幸好敬德跃马而至,将李元吉射杀。李世民派敬德入宫宿卫,皇帝李渊惊问:"今日何人作乱?卿来此为何?"敬德答道:"秦王(李世民)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吓动陛下,派臣来护驾。"李渊对身边的大臣悲戚地说:"没想到今天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