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 > 第2章完结

第2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第2章完结

在这封电报里,错发错译之字较多,但主要内容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奇~中~文/王. ~已?发′布`蕞/辛,章\結.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说明杨虎城见蒋后有所不满,“有驻蒋说”一句。“驻”是停、留的意思,本身虽无主动成份,但用在役使结构上,很容易看出他有某种强迫的意味。有的学者干脆就认为“驻蒋”其实就是“捉蒋”的谐音,大致也是说得通的。显然,张学良的回忆与当年留下来的电报内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它显示,在10月底,张、杨已经谈到了用“捉”蒋的方式发动政变的问题了。至于说张回忆自己对此全不以为然,“闻之愕然,沉默未语”,恐怕多少与其写回忆时的处境有关。试想,如果张学良对蒋没有较为激烈的表示,依着久于世故的杨虎城那一向极端小心谨慎的个性,他如何会毫无顾忌地提出这般激烈的建议来?其实,这时叶剑英等也有电报说明张的态度正日趋激烈,而整个西安的空气,包括杨虎城的态度,多半都是“因为张之态度逐渐改变”而引起的。′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况且,杨虎城的这一说法,也正是张学良告诉叶剑英,叶据以转报中共中央的。注意到张转述杨的说法,并未加任何评论,可知张后来所谓“闻之愕然,沉默未语”,进而明确拒绝,声称“在余有不能之者”云云,未必完全属实。

不过,能不能说,张学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密谋诱蒋而捉之了呢?事情恐怕也不是这样简单。

11月12日,张学良秘密召集东北军抗日同志会成员开会。在会上,他宣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声称,他的主张是:第一,抗日;第二,联合各党派。抗日同志会是张学良自己为建立东北军内部领导核心,实现其深刻改造东北军而组织起来的一个秘密政治组织,人数不多,主席即张学良,以下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基本上都是思想激进,并深受张学良信赖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早就不满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对张学良此前的妥协态度也动辄直言批评,毫不客气。蒋介石10月在西安关于“匪不剿完,决不抗日”的讲话,以及不听张学良等劝告的情况,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人,其情绪及其主张一时间变得异常激烈。¨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这种激烈态度中,毫无疑问地也包含有要对蒋采取激烈行动的意见。张学良专门召集同志会大会,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无疑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决心,以求同志之理解。但是,在另一方面,张学良这样做,其意也在劝告他们暂时不要公开与南京对立,以免落人把柄,影响大局。为此,他特别强调:眼下“勿公开与南京挑战”。至于何时挑战,如何翻脸,张此时未置一词。

11月5日,叶剑英离开西安返回陕北保安,张学良曾有亲笔函件转致中共中央,其中不仅询问中共下一步行动计划,而且特别对中共接取苏联援助的情况,以及苏联对援助西北抗日军队的态度,表示关切。此中含意如何也许不难了解。看起来张学良鉴于劝蒋无效,杨虎城及其同志会中人又一致主张激烈,他已经不能不考虑向蒋介石做最后的抗争了。问题,万一自己与蒋翻脸,苏联能否给予他所需要的援助?至少,在张学良看来,这个时候还没有准备与蒋对抗的条件。因此,他还下不了决心究竟应当走哪一步。关于这一点可以从11月中旬他对毛泽东来电的答复中看得很清楚。当时因红军宁夏战役失利,[7]红军主力被中央军围攻于甘北一隅之地,形势危殆,毛泽东专门来电询问张学良有无办法停止蒋介石的进攻。张学良就此考虑再三,却丝毫也没有想到发动西安事变的问题。他提出的方法仍旧是纯粹防御性的。据他告诉刘鼎说:对蒋介石破坏红军宁夏战役计划,他尚无好的办法。他考虑到的出路有三:第一为出神木;第二为出直趋绥远抗日前线;第三为经过去红二十五军老路,出河南绕陕南,再兜圈子回陕北。直至11月25日,他仍旧无法决定行动计划,以致不能不要求中共中央“早决大计”,以免军事形势更形恶化,因为他作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又有蒋介石本人的严厉督促和蒋手下人在旁监督,实在没有办法总是延缓对红军的进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