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西安事变 > 第7章完结

第7章完结(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西安事变第7章完结

蒋作宾 等全部被捕,陈诚是躲在地下室空木箱中被搜出来的。 华清池行动结束以后,张学良立即致电毛泽东、周恩来。电称: “蒋之 反革命面目已毕现,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今已将蒋及重要将 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南京政 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望红军全部集结于环县,以便共同行动,以防 胡[宗南]北进。”其后张、杨又联名电邀中共中央派人来西安共商大计。 12日上午,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和南京政府发出通电,说明发动兵谏 的意图,提出八项救国政治主张: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 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 会结社之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通电之后,张学良又分别致电南京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和蒋介石夫 人宋美龄,说明只要接受抗日要求,将保证蒋介石的安全。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扣蒋,如同把天捅了个窟窿,西安内外正在孕育着 一场新的风暴。

七、和战之争 12月12日深夜11点多钟,夜幕笼罩着南京城,市民们已经酣睡。国民 党中央党部大楼却灯光通明,译电参谋们出出进进,神色匆忙,会议室里烟 雾弥漫,吵吵嚷嚷。这里正在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 联席会议,讨论对西安事变的处置问题。会议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种意见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认为张、杨 “劫持统帅”、“犯上作乱”、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能过于瞻顾蒋公之安全,置国家纲纪于 不顾。”另一种意见主张和平解决,认为 “张、杨此举,如真只以抗日为范 围,则在国策上只有时间之出入,而无性质上之枘凿”,还有“说服之余地”。 如果立即进行讨伐,不但 “内伐蔓延,舆情先背,而坐弱国力,益以外患, 国将不国,遑论纲纪?”两派激烈争辩,互不相让,直至13日凌晨3点才作 出决议: (一)孔祥熙代理行政院院长,何应钦负责指挥调动军队;(二) 褫 (chǐ)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国民党中央又电告在德国 养病的汪精卫回国,以使国民党内有个代替蒋介石的人物。汪精卫接到电报 后,先召集南京政府驻德、意大使,看看各国的态度,于 22日启程回国,这 样,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主战派占了上风。 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一向有野心,不仅一生反共,而且一贯亲日。 蒋介石被扣西安,他认为这是抓军权继续亲日反共的大好时机。在取得调动 军队大权后,他立即调兵遣将,组织东西两路集团军,准备发动对西安的进 攻。1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并由南 京政府发布讨伐令,同时任命刘峙为 “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 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17日,中央军向华县发动进攻,飞机连续轰炸华县、 三原等地,只因西安天降大雪,无法飞行,才未能轰炸。 在何应钦积极布置对西安进行讨伐的同时,孔祥熙、宋美龄、宋子文等 主和派也四处奔走,开展活动。他们的口号是和平营救蒋介石。孔祥熙、宋 美龄首先派与蒋介石、张学良都有私交的澳大利亚人端纳去西安探明情况。 老谋深算的孔祥熙,在南京临时主政,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起了重要作用。 他首先争取英、美的支持,稳定上海金融市场,从而稳定全国金融市场,安 定人心,为和平解决西安创立必要的环境。其次,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和平 解决事变,营救蒋介石。14日上午,孔祥熙以代行政院长名义,在他的公馆 召开了一个高级会议,许多人都表示赞成主和派的主张,何应钦等人也不好 公开反对,会议便确定了和平营救蒋介石的方针。 宋美龄虽然连国民党中央委员也不是,无权参加一些高级会议,但作为 蒋介石的夫人,她在对付主战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日,宋美龄与何应钦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何应钦说: “为维持国民政府威信,必须立即进兵讨伐并轰炸。” 宋美龄说:“你这样做,万一把委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