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西安事变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西安事变第6章完结

他各项尚未实施。^萝/拉¨暁^税\ -已/发¢布~蕞,鑫~彰′劫^8月下旬,中共中央又派毛泽东的秘书张文彬为代表,继 续与杨虎城谈判。9月7日,双方就合作抗日实施办法,达成三条口头协议: (一)互不侵犯;(二)取消经济封锁;(三)建立军事联络。这次会谈确 定了红军与十七路军的联合。 在红军分别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实现联合后,剩下的就是东北军与十七 路军之间的联合问题了。最初,张学良与杨虎城只限于官场应酬来往,双方 见面,寒暄客气,并无深交。但二人都有与对方搞好关系的愿望,经过一段 时间的接触、试探,相互之间情谊日增,戒备日减。双方还各自派人组成联 席会议,不定期举行。由于联席会议的沟通,张、杨之间商谈的问题日渐深 入,可以深谈停止内战和抗日等问题了。1936年6月,广东、广西发生反蒋 事变,张、杨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分别致电蒋介石,反对对两广用兵,要求 和平解决事变,实现国内统一,共商抗日大计。如果蒋介石对两广用兵,即 出兵援助两广。为避免引起蒋介石的猜忌,两封电报的措词不同。 对 “两广事变”的态度,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已联合一致。这样就形成 了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方面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三方之间,互相信 任,通力合作,为团结抗日共同奋斗。人们把这种局面称为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的抗日阵线,在西北大地迅速发展,正以倒海翻江之势掀起扭转乾 坤的狂澜。

五、暴风雪前夜 1936年12月4日下午,天色阴沉,古城西安在呼啸的寒风中打着冷战。^天`禧′暁^税¨罔` /最~薪^漳/截-庚¨新?筷? 往常人群川流不息、熙来攘往的西安火车站,突然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军 警布满了站前广场。3点钟,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一列专车徐徐开进火车 站。从车上走下来的是全副戎装的蒋介石。蒋介石的脸色没有一丝笑意,他 向欢迎的人们轻轻点了点头,便坐上汽车直奔临潼华清池。 这已是蒋介石一年当中第二次来西安了。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加紧侵 略,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攘 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平息了“两广事变”后,又腾出手来,继续他的“剿 共大业”。10月22日,蒋介石曾飞抵西安,停留了一个星期,动员张学良、 杨虎城在 “剿共”中为他打头阵。蒋介石离开西安后,张学良曾两次飞赴洛 阳,面见蒋介石,请缨抗敌。蒋介石却对张学良说: “你的责任就是剿共, 不许到绥远抗战,若要不然,就把你换掉。”这一回蒋介石再一次进驻西安, 是准备大打一场内战的。他已经把军事机器开动起来,正在向河南集结重兵, 在随他来西安的军界要员中,就有蒋鼎文、卫立煌、朱绍良、陈继承、陈诚、 万耀煌、陈调元等人。此时的西安,真可谓星将云集。十足的火药味充斥了 整个城市。 蒋介石住进华清池以后,张学良每天都要去一次,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并陈述东北军官兵普遍希望抗日,不愿打内战。蒋介石当然不同 意张学良的请求,企图以种种理由说服他,而且还常常训斥他。¨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12月7日晚上,张学良又来到华清池,准备对蒋作最后劝谏。当他跨进 蒋介石的住所五间厅时,蒋介石手里捧着线装的 《曾文正公全集》,正在聚 精会神地阅读。见到张学良,他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张学良看了蒋介石 一眼,开始了他的长篇陈述: “日寇侵略我国,贪得无厌,步步紧逼,继东 北沦陷之后,华北已名存实亡。最近,日伪军又大举进犯绥远,进一步窥视 我国西北,国家民族存亡,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在这种情势下,无论为国 家、为民族的利益着想,还是为委员长个人的威信着想,都应该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不停止内战,不举国团结一致,就谈不到抗日;不抗日,也就谈 不到救亡图存。现在全国的人心,都一致要求政府抗日。若再继续 ‘剿共’ 打内战,必然丧失人心,绝对不会有好结果。请委员长三思而行。”张学良 潸然泪下,说到动情处,以至泣不成声, “出于对领袖的尊崇,我仍要冒死 进谏。我以为,委员长必须悬崖勒马,领导全国团结抗日,才是振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