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稳扎稳打——蒙哥马利第83章完结
6月25日开始的“赛马场”作战是英军在诺曼底实施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役,刚刚登陆的第8军是攻击的主力。¨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从一开始就参战的第30军在最右侧进行侧翼掩护,先夺取罗雷,占领罗雷一瑞维尼一线,然后向南推进。第8军的任务更重,更引人注目。它要从卡昂公路上布雷特维尔一洛格约斯以西加拿大人早就建立的阵地开始,打开一条通路,经过什窝直到奥东河,然后向东打到奥恩河,强行占领更多的渡口,最后站稳脚跟,控制从南面接近卡昂的道路。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第8军到战斗结束前只努力巩固了奥东河对岸的桥头堡。虽然再向纵深突进肯定会收益更大,但争得地盘不是“赛马场”作战行动的主要目的所在。实际上,“赛马场”作战行动给德军所造成的威胁是:德军不仅用当地的装甲部队来守阵地,而且把远道而来的师也投入防御,这样就必然在防御中把为将来的反攻准备的预备队消耗掉了。在英军第8和第30军所形成的突出部周围是德军第1装甲军(是从布鲁日拼命赶来的)、党卫军第10和第9装甲师(是从俄国赶来的)、党卫军第2装甲师(是从图卢兹长途跋涉而来的)和勒尔装甲师等部队。*兰!兰¢闻-穴- /首+发?在英军前线,还有德军第2、第21装甲师。这样,美军就能不受德军装甲部队纠缠,自由地实施机动。结果,美军没有受到德军装甲部队的任何于扰就攻陷了瑟堡。
蒙哥马利按照作战计划,一直在诺曼底有意识地进行机动,把所有的德军装甲部队都吸引到本国部队的对面,从未有在东翼向塞纳河突破的设想。为此,当时和从那以后他受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大多是因为对他那个简单明了而又具有远见卓识的设想产生误解所引起的。艾森豪威尔于7月13日给英美联合参谋部的报告便是例证,报告的第32页写道:
“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法在东翼向塞纳河突破,敌在岗市地区集中主力阻止我们攻占这一极其需要获得的地带。不过我们的计划还是异常灵活,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这一反击,当英加部队在东翼顶住敌人时,要美军由西翼的滩头占领区痛击敌军。因此,蒙哥马利元帅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7月应继续不断地向敌施加压力,遏制其前进。”
于是,人们的印象就是,英国和加拿大部队在东翼岗市地区失败了,所以,美军才在西翼采取行动,突破成功。/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艾森豪威尔对第2集团军持这种看法,便清楚地表明他对自己欣然同意过的这一基本设想并不理解。
但是,有的批评则完全出于恶意。艾森豪威尔的副手特德和英军战术航空队司令科宁厄姆由于没有得到卡昂地区的机场而几乎对蒙哥马利持敌对态度;艾森豪威尔的副参谋长摩根则因为蒙哥马利反对他在东翼的岗市一法莱兹地区进行突破的计划而怀恨在心。他们利用艾森豪威尔的错觉,对蒙哥马利说三道四,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当时,英军和美军已经登陆的部队大致相等,每家16个师。但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这段时间里,在美军前线,德军装甲师最多时3个,最少时还不到1个;而在英军前线,最多时7个半,最少时4个。美军与之作战的德军步兵营最多时87个,最少时63个;而在英军前线,最多时92个,最少时43个。
比这些数字更有说服力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蒙哥马利的策略已经导致他的两个最高级、最有经验的敌手——冯·龙德施泰特和冯·施韦彭伯格——由于认为蒙哥马利已给他们造成了军事上难以挽救的局面而在战场上被就地免职。
所以,在诺曼底战役这一关键时刻,蒙哥马利要比他的美国同行和英国国内的某些人更为清楚地看到,战斗正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成功发展;而“赛马场”行动的最后一天结束时,凯特尔和冯·龙德施泰特之间著名的电话对话极好地概括了蒙哥马利的敌手们此刻的精神状态:
凯特尔:“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冯·龙德施泰特:“讲和,你们这些蠢才!难道还能有别的什么办法?”
6月末是诺曼底战役的重大转折点。6月30日那天,英国特遣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