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稳扎稳打——蒙哥马利第72章完结
西西里打下来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却没有明确的计划。·x`i¨a?o*s¨h,u.o¢y+e¢.~c-o-m.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曾经提出向欧陆进军,但7旦打到那里之后,战斗该怎么展开,心中无数。直到西西里战役结束那天,即8月17日,我们才把要在意大利登陆的地点大致上决定下来。就第8集团军来说,我必须于8月30日把军队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是‘目标’不明。”
意大利战役的方针和原则缺乏明确性,倒不是因为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出现失误,而是因为英美两个强有力的派系之间在战略原则上长期存在意见分歧。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同意了进攻西西里。5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的“三巨头会议”把地中海地区的未来事态发展列入了议程,但会议给艾森豪威尔下达的指示也只不过是:“利用‘赫斯基’战役的战果,计划一次足以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并牵制住最大量德军部队的战役。”甚至在8月举行的魁北克会议上,英美一致同意的方针也是用极其含糊的言词表达的,因为以马歇尔为首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罗斯福总统支持的美国派把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陆放在第一位,害怕卷入地中海地区的政治纠纷;而以丘吉尔和布鲁克为首的同样强大的英国派则按照英国的传统方式谋求通过“打垮支持者”来摧毁德国,并且认为,特别是在面对俄国挑战的情况下,沿地中海北岸作战在政治上有很大好处。-4·0¨0!t+x_t?.*c~o¢m,因此,英国派对进攻欧陆是不热心的。这样,艾森豪威尔就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从这些争论中产生的进攻意大利的方针就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折衷方案,而政治上的折衷方案对一个军人来说只能提供短期目标,很少能提供长期目标。
因此,艾森豪威尔很难给他属下的指挥官规定一个明确的指导方针。在7月31日到9月8日这段时间里,英美军制定出许多作战计划,其代号分别为“酒杯”、“敲板”、“滑膛枪”、“煽动叛乱者”、“硫磺”、“支柱”、“巨人1”、“巨人2”、“雪崩”和‘坝镇”。¢1/3/x′i`a/o?s/h\u?o`..c?o!m*在这么多的计划中只采纳了最后的两个。“雪崩”是马克·克拉克将军的第5集团军9月9日在萨莱诺突击登陆的代号,以那不勒斯港为作战目标。但在实施“雪崩”计划之前,要实施“贝镇”计划。“贝镇”计划由蒙哥马利负责实施,其目的被亚历山大亲笔写在半张纸上:“你的任务是在意大利半岛的趾部地带获得一个桥头堡,以便我海军部队通过墨西拿海峡作战。如果敌军从意大利南部,即趾部地带撤退,你得全力追击。记住,你愈能把意大利南端之敌拖住,那么你对‘雪崩’军事行动的贡献就愈大。”
9月3日凌晨4点30分,第30军的炮兵部队开始猛烈轰击墨西拿海峡对岸。由于他们从巴顿的第7集团军借来了80门中型炮和48门重型炮,这次炮击的火力格外猛烈。与此同时,15艘战舰轰击了海峡南端的敌防御部队,驻在内陆的重型轰炸机也赶来助威。在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中,大约300艘登陆艇和渡船把第13军的第5师和加拿大第1师送往对岸。他们未遇敌军抵抗即登陆成功。上岸以后,他们迅速占领了勒佐加拉勃利亚,并沿狭窄山路开始向北挺进。此时,阻碍部队前进的已不是敌人,而是一处处废墟和难走的路。尽管如此,到9月20日,蒙哥马利的部队还是到达了卡坦扎罗一线,在7天之内前进了100英里。
蒙哥马利的部队到达得很及时,因为当时在萨莱诺登陆的克拉克的几个师处境十分危险。当天下午,亚历山大给蒙哥马利发来紧急电报,要求他对德军保持压力以便救援“雪崩”军事行动。蒙哥马利作出了当时情况所允许的最大努力。但他十分缺乏后勤运输能力;作为他的两个师的进攻轴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