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 > 第12章完结

第12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第12章完结

大的改进。东汉时的浑仪已经比较完善,是当 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 元代的郭守敬,在宋代沈括等人基础上,于 1276年,创造了测量天体方 位的新型天文仪器——简仪,简仪与浑仪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白道环和黄 道环,并且把地平坐标和赤道座标分开安装成为两个独立的装置——一赤道 装置和地平装置。因为每个装置都很简单,故称 “简仪”。简仪的设计制造 精密、在赤道环内部固定着一个百刻环,用来承托赤道环,使它旋转方便。 百刻环等分成一百刻,每刻又分作36分,这是古代任何天文仪器都没有达到 的。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地理知识,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 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作为《尚书》中的一篇,由“九州”、“导 山”、 “导水”和“五服”四部分组成,乃地理名著。 《汉书·地理志》是 我国第一部以 “地理”命名的著作。 地图是表达和传播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 土了三幅西汉地图,北宋末年上石的《九域守令图》为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 古代文献中,有关地图的史料很多。西晋的裴秀 (公元233—271年)主持编 绘《禹贡地域图》18篇时,提出了绘制地图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明确规定: “制图之体有六”,即首先要有反映地区长宽大小的比例尺;其次要确定彼 此间的方位关系;第三要知道两地之间的人行路程;第四、第五、第六是说 人行的路程有高下、方斜、迂直的不同,必须逢高取下、逢方取斜、逢迂取 直,就是说要因地制宜,求出地物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这几项原则虽然是 前人在实践中已经做到了的,但是裴秀把这些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对我 国传统制图学理论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继裴秀之后,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谈到“飞鸟图”和取得“鸟飞之数”的方法。另外,我国研究相宅相墓的 堪舆学虽有迷信色彩,但也包含一定科学内容。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