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晚年蒋介石 > 第4章完结

第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晚年蒋介石第4章完结

“中正毕生从事国民革命,服膺三民主义,自15年广州北伐,以至完成统一,无时不以保全民族,实现民主,康济民生为职志,现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战销兵,解人民倒悬于万一。\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爰特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49条,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之规定,于本月21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职权。务望全国军民暨各级政府,共矢精诚,同心一德,翊赞李副总统,一致协力,促成永久和平。”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3册第3305页。

以上宣言不过是蒋介石的官样文章和故伎重演而已。蒋深深知道,他的此次下野是美国联合桂系推倒了他。后来他在中国国民党七大作报告时。曾追述第三次下野时说:

“我之下野的决定,固不能说全无国际环境之影响,但其重要因素,还是由于我们内在矛盾的关系为多。”《革命文献》第77辑第92页。

蒋介石还称,他的下野还出于对台湾问题的考虑。“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湾就不能兼顾,亦就不能成为‘反共抗俄’的坚强堡垒。-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革命文献》第77辑第110页。

蒋这段话虽有些牵强,为自己下野寻找托词,但也符合蒋介石的思维逻辑。因为早在1946年10月蒋巡视台湾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台湾尚未被共党分子所渗透,可视为一片净土,今后应积极加以建设,使之成为一模范省,则俄、共虽狡诈百出,必欲亡我国家而甘心者,其将无如我何乎。”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第4卷第461—462页。

当时蒋介石还没料到3年后他会被赶到台湾,但是他却看到了台湾的重要性及有利条件,初步形成了经营台湾以作为内战后盾的设想。后来他在国民党七大上作政治报告时称:“就算是整个大陆被共产党拿去了,只要保着台湾,我就可以用来恢复大陆。因此,我就不顾一切,毅然决然的下野。”《革命文献》第77辑第93页。

据笔者观之,蒋介石之所以在下野时选中台湾作为他的“反共复兴”基地,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其一,从台湾地理位置上讲,便于避居困守。`墈`书·屋+ -免!废+岳′犊/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位于大陆东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东北隔着琉球群岛与日本遥遥相对;东面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西面和西南面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福建省和广东省相望;南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邻。台湾的地理位置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被誉为太平洋上一艘“永远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既易于仓皇败退至此的国民党军队得以喘息,也易于蒋介石在此设置“流亡政府”,空做“反攻大陆”的幻梦。

其二,台湾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先进的工业、交通基础。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虽然不足全中国面积的4%,但在台湾大小80余个岛屿中,却有驰名中外被誉为“台湾三宝”的米、糖、茶三大物产;有四季不断、品种繁多的水果;有约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积总和的“森林宝库”;有200多种已探明的“地下矿藏”;还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相适应,台湾又是较早兴办洋务、修铁路、开矿山、办工厂的地区。日本占据台湾之后,在50年的时间内,为榨取台湾人民的血汗与掠夺台湾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投资,使发电、钢铁、机械、化学、金属等工业逐渐增长;运输、交通、通讯、金融事业也很发达,农业也有所发展。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全面接管了台湾的一切设施与行政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较先进的工业、交通基础就可成为国民党败军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其三,如败退台湾可以同美国进一步勾结,争取“外援”,以利“反攻”成功。尽管美国企图以李宗仁取代蒋介石,但从美国的—贯立场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不会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这一点蒋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