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蒋介石的为人处世 > 第60章完结

第60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蒋介石的为人处世第60章完结

在中国历代战争中,都曾涌现过许多将帅爱兵的感人故事。\x.i?a*o+s·h~u_o¢h·o/u_.`c^o?m-因为兵家都懂得士兵是武装力量的主体,军队战斗力的主要体现者。战争中,没有广大官兵的奋勇杀敌,是绝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而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士兵的勇敢杀敌精神,就要靠平时指挥员对他们的严格教育和训练与切实的关心爱护。但是,蒋介石的爱兵,是好施私恩,娇纵嫡系,并不同于爱兵的将领。

第三部分 9.用优待的物质条件抵充道义

1927年蒋介石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向门第显赫的宋美龄求婚,并答允宋母的条件,皈依基督教,按照一夫一妻制的信条,与元配毛氏离婚,与姚氏和陈洁如脱离夫妻关系。

结果,还在上海的姚冶诚听到这个消息,跑到在萧王庙的孙琴风家里哭诉,要求继房舅父母为她这个孤女做主。

孙琴风虽是"大石头",如今也不好碰蒋介石这个外甥"铁榔头"了。好在蒋也只是要求她在名分上不沾边,答应她住在苏州,按月支付她和纬国的生活费,她也就见好收场。·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1927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果然"遵信守诺",将姚氏与纬国托付给留日同学吴忠信关照,让姚氏移居苏州,生活费用仍由蒋负担。

吴忠信在苏州凤凰街有一大宅,古木森森,亭台楼榭,极为幽静雅致,姚氏暂居吴宅内。与姚氏同时从上海迁苏州的有蒋的胞妹蒋瑞莲、妹夫竺芝珊一家,蒋的同乡及老师张家瑞一家,这样,姚氏在苏州有照应和邻伴。

后来,姚氏在南园的蔡贞坊选中了一块地皮,蒋介石答应为她建造新居。

姚氏新居的建筑工程由宁波匠人负责,造价为2万元银洋。该工程的总经手是颜芝卿。颜原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的幕僚,后又为苏常镇守使、第二师师长朱熙的幕友,颜的女婿是朱的副官,又是冯国璋的内侄,由于这些上层关系,加上颜为人忠实能干,处事老练,深得蒋的信任,因而成为建造这座新居的账房。

1929年,新屋落成,当地人称之为蒋公馆。

【点评】在蒋介石的处人处事中,"情义"二字对于他来说是谈不上的,但是,他颇把事情做得有始有终,让一般之人难以"闹"起事来。~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其中一大法宝,就是用优裕的物质条件来充抵他本应担负的道义和情理之责,以钱了事,一了百了。他的这一处人之法对于许多人来说都很灵验,蒋氏处人技高于人,许多人都被他摆平得服服帖帖的。

第三部分 10.丑事由至亲来担当

1928年黄郛从外交部长职上隐退后,将自己在莫干山的居所叫做"白云山馆",出则竹杖芒鞋,入则左图右史,精研佛典,他还出资创办了一所乡村义务学校——莫干小学。在山居的5年中,他多次辞却蒋介石的征召,如驻德、驻英公使、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要职。

1933年初,日军进攻华北,3月初占领热河,4月底进逼通州,平津岌岌可危。值此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蒋介石仍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直不肯抽调兵力支援当地驻军的抵抗,却急于同日本妥协,以便集中精力"剿共"。为此,他连电催促黄郛出山。黄经不住蒋的再三邀请,到庐山见蒋。

为打消黄郛的顾虑,蒋又接着说:"谁都知道,兵临城下的谈判,会遭遇到国人的叱骂;可是,为了救国救民,你做此牺牲,这股忠勇之气必可彪炳史册。"

黄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和对日妥协退让的政策深表赞同,此时又被蒋的话所打动,乃接受了蒋的任命,出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去执行"对外缓和日本、对内绥靖反侧"的使命。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劝阻,说此时去做这种事无疑是"跳火坑"。黄却执意前往。

5月17日,黄郛抵达天津。31日,《塘沾协定》签订。其中规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并划上述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地区为非武装区域。这样,国民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