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3章完结
1924年1月16日,在廖仲恺等人的一再催促下,蒋介石终于从奉化返回到广州。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此时,正值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在大会闭幕的当天,廖仲恺委托出席大会的代表回各省为黄埔军校招收学生。
黄埔军校初创时期困难重重,尤其是资金短缺,已经"五易长官也都束手无策"。蒋介石确信,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结果,军校创办不过10天,在未经孙中山和廖仲恺许可的情况下,蒋介石擅自宣布解散黄埔军校筹备处,声称要给每个人发放路费。他竟以"环境恶劣,办事多遭肘"为由,向孙中山提出辞呈。
关于蒋介石再次离开广州的原因,当事人和研究者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害怕共产党人的威望,"觉得军校校长这个职位是给他设下的圈套"。第二种说法是蒋介石"惯常的胆怯"。他担心,在广州的军阀,包括滇系军阀,均不赞成创办黄埔军校,因而会解散军校学生的武装,最后找他算帐。吴铁城曾当着鲍罗廷的面说蒋介石是一个胆小鬼,一有风吹草动就想逃跑,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这次他逃跑了,下次他还照样逃跑。不能依靠他。"第三种说法是蒋介石觉得他为黄埔军校提出的财政需求没有引起注意。于是,"郁郁不乐的蒋介石返回上海,以泄私怨。"第四种说法是蒋介石批评苏联人的建议没有被孙中山接受。还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在1月中旬回到广州时,正赶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不是大会代表,"这件事也许损害了他的名利欲望"。虽然蒋介石被指定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负责人,但他在广州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能看出他不在孙中山的核心人物的圈子里"。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的地位都在他之上。因此,他感到不满。
对于尚处在筹建阶段的黄埔军校,蒋介石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对他本人来说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而且,他也想象不出黄埔军校日后的发展盛况。否则,作为一个贪图个人名利的钻营家,蒋介石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的。
筹备处的人大都是蒋介石邀请来的,一听说黄埔军校要解散,都想散伙。廖仲恺得知后明确表示:办黄埔军校是党要办的,而且一定要办成。?x,w!q¢x^s,.!c,o`m\"如果党要办,蒋先生不要办,或因此办不成,蒋先生要开罪于全党,将来他如果想回来再参加革命,怕也很困难了。所以筹备工作要照常进行。"
孙中山对创办黄埔军校更是寄于了很大希望,他试图按照苏联红军的模式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然后完成他的北伐大计。所以,他不会批准蒋介石的辞呈。蒋介石离开广州之后,孙中山让廖仲恺接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廖仲恺一面抓紧筹备工作,一面电告蒋介石:"党事讵可因兄而败,已代告假半月。来沪之军官学生,请即将近考验,事竣即归。"
大致就在这个时候,应邀来黄埔军校的第一批苏联军事顾问抵达广州,包括捷列沙托夫、切列潘诺夫、格尔曼、波里亚克。他们于1月下旬拜会了孙中山。在礼节性的问好之后,孙中山和盘托出了他创办黄埔军校的意图。他说,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他们豢养着中国的军阀,如果我们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那么,我们就不必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打倒国内的敌人。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他当即表示:"在现今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需要学习俄国人。"他希望苏联军事顾问把本国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并把他们赶出去的丰富经验传授给黄埔军校的学生。
2月29日,孙中山亲自致电蒋介石,希望他立即返回广州,切勿延误。此后,廖仲恺又连续七次电告蒋介石。在3月24日的电报中,廖仲恺劝告蒋介石,为避免使孙中山受到"精神上痛苦",请"即行"。在孙中山、廖仲恺的反复催促下,4月26日,蒋介石回到广州,并于当天在黄埔军校发表训话。他说,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培植干部,扩展本党势力,实行三民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