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0章完结
可是,鲍罗廷到广州后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想像得要糟糕得多。¢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在广州,只有以邓泽如为首的国民党分部。据邓泽如介绍,国民党在广州有3万名党员,其中缴纳党费的只有6000人。国民党改组时,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从登记的结果来看,这些数字与实际不符。重新登记的党员约有3000人。这"完全代表了广州的国民党"。从重新登记的情况看,国民党同党员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既没有在他们中间散发刊物,也没有召开过会议,甚至连斗争目标都没有讲清楚。"国民党作为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已经完全不存在"。
谭平山也向鲍罗廷反应:国民党无任何组织可言。"共和派同无政府主义者,工人同商人及资本家一起加入国民党,是屡见不鲜的,只是孙中山的声望才使他们聚集在一起。"
鲍罗廷还了解到,国民党"既没有纲领,也没有章程,没有任何组织机构。~s′l-x`s~w/.!c-o.m+它偶尔发布由孙签署的诸如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等一般性题目的宣言,根本不涉及当前的事件,不对它们作出解释,也不利用这些事件来发展和巩固党。"而在莫斯科看来,只有国民党才能领导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否则这个运动不能成功,但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国民党又不能担起个运动的领导工作"。为了使国民党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它必须进行改组。"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孙逸仙同最忠于他的国民党人都在忙于前线上的事情"。这使初到广州的鲍罗廷颇感为难。莫斯科的意图很明确:国民党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宣传上,而不是军事方面。正因为如此,莫斯科才没有同意蒋介石递交的国民党军事计划。按照莫斯科的意图,国民党必须先进行改组,同时建立一支独立的、不受军阀支配的军队,并创办一所军官学校。
上述各项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一心急于完成北伐大计的孙中山能否接受?因此,鲍罗廷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争取孙中山的支持。+d\u,a¢n`q.i-n-g\s·i_.~o?r!g·因为他很清楚,"要改组国民党,没有孙中山我认为不行。应当利用他的左倾,他的声望和他的建党愿望来激励国内真正革命的分子,把他们集合在国民党内确实存在的左派周围。"于是,鲍罗廷到广州后,"全部工作就在于使他们相信,迄今为止他们所采取的斗争方式是无益的,必须加以更本改变。"
10月18日,孙中山委任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一个星期之后,即10月25日,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在广州举行。孙中山任命廖仲恺、胡汉民、谭平山等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大钊等为候补委员,负责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正式任命鲍罗廷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顾问,帮助国民党改组。
根据国民党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领导人对改组的意见,鲍罗廷很快就提出了有关国民党改组的具体建议:
(1)国民党改组前修改党纲,并在群众中广泛宣传;
(2)制定国民党章程;
(3)在广州和上海组织坚强的核心,然后在全国建立国民党的地方组织;
(4)尽可能快地召开南方四省代表参加的代表大会,选举新的执行委员会;
(5)在召集代表大会时,必须使每一个代表懂得,他今后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怎样按照新的方式建立基层组织。
10月25日召开的改组特别委员会讨论了国民党的改组、国民党的党纲和党章、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改组委员会等问题。鲍罗廷在会上就国民党的改组和党章草案问题作了专门报告。
可是,就在鲍罗廷全力推动国民党改组时,有人开始怀疑鲍罗廷的动机不纯,说他表面上是帮助国民党改组,事实上是在帮助共产党。在反对人当中,除了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外,蒋介石起初也不赞成国共合作和联俄政策。他从苏联回国后并没有立即赶往广州,而是停留在上海,只将一份《游俄报告书》寄往广州,算是对孙中山的汇报。蒋介石在报告书中指出:对俄党不应过分相信,俄国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