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第63章完结
第九部分 3.树虽倒但猢狲不散(3)
蒋介石独裁专制、排斥异己的行为,引起多方不满,这使桂系与蒋介石发生纠纷时,能够得到各个方面的同情与帮助。+l!u′o·q!i-u/y!d!.*c^o+m+1927年春,蒋曾施计逮捕第六军军长程潜,程侥幸逃往武汉。但蒋并不罢休,设下圈套把程潜的第六军强行缴械改编。蒋介石这种毒辣手段,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仅桂系各头面人物切齿痛恨,其他与蒋稍有芥蒂的人物也不能兔死狐悲,大感心寒。许多人不得不拥兵自重,经营好自己的势力范围,防备老蒋下手。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密令何应钦执行剿灭桂系的计划,何应钦没有执行,原因之一是当时蒋、桂力量不相上下,无成功的把握;二是何应钦与白崇禧私人关系不错,何不想无故翻脸。何应钦为此曾专程面见蒋介石,说明执行训令的困难。蒋介石虽不好强迫何执行此项计划,却认为何应钦"已经软化",对何产生怀疑。蒋与何的关系也日趋恶化。李宗仁、白崇禧知道蒋介石的阴谋之后,立即加紧勾结各方反蒋势力,准备把蒋赶下台。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李宗仁借西讨武汉之名,将第七军部署在南京以西地区,又联络浙江周凤岐的二十六军将部队开到南京周围,对南京形成包围。
蒋介石为了抵抗武汉方面的东征,将主力部队全部调来防御,造成徐州空虚,直鲁军趁机进攻,7月24日徐州失守。蒋介石无端指责何应钦指挥无能,他亲自到徐州前线指挥,并扬言此次不打下徐州,便不回南京。结果惨败。8月8日,蒋介石慌忙逃回南京,张宗昌和孙传芳的大军直逼长江。前线总指挥、第十军军长王天培从前线到南京向蒋报告战况,请示机宜,蒋不问情由、又不经审判、不宣布罪名,处决了王天培。徐州战败,完全出自蒋介石的估计错误,他这种诿过于人,功归自己的作风,引起各部将领的极大恐慌。王天培是黔军将领、何应钦的同乡,何对此颇有兔死狐悲之感。李宗仁、白崇禧也受到极大震动,都担心做王天培第二。于是何应钦与李、白串通一气,寻机对蒋发难。当程潜的部队到达芜湖以西时,李宗仁与程潜取得联系,相约互不敌视。*看?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全¢
蒋介石从徐州败退回到南京后,还大耍两面派手段,他一面致电冯玉祥表示赞成宁汉合作,一面又要白崇禧部署军队与武汉作战。但桂系的军队已控制了南京四周,李宗仁、白崇禧决定向蒋介石摊牌。白崇禧公开顶撞蒋介石,拒绝执行对武汉作战的命令。其他一些对蒋介石不满的分子,表示愿意与武汉妥协,甚至有人说:"不管长衫佬(指胡汉民、吴稚晖等文官、党棍)赞成与否,我们主张合作。"
蒋介石意识到桂系在"逼宫",就以辞职相威胁。"长衫佬"急忙出面为蒋介石捧场,吴稚晖马上召集宁方要员开会。会上吴稚晖等人力主蒋介石留任。但是,白崇禧、何应钦一言不发。当蒋介石表示他需要"休息一下"时,白崇禧马上表示赞成。接着,何应钦支持白崇禧的意见,李烈钧也同意蒋介石可以暂时"休息"。李宗仁表示"请总司令自决出处"。蒋介石看到局面已难挽回,只好决定下野。支持蒋介石的胡汉民、吴稚晖、李石鲁、张人杰、蔡元培等也宣布辞职。
第九部分 4.树虽倒但猢狲不散(4)
8月13日,蒋介石携卫队二百人离开南京赴上海,白崇禧,杨虎同行。14日蒋介石在上海发表了"辞职宣言"。同日,回到他的老家奉化溪口。随同蒋介石住在溪口的,除卫队和他的秘书长邵力子以外,还带陈果夫、张群、刘文岛等一批亲信幕僚。这一帮人马是为蒋介石策划幕后活动的。蒋介石在政治舞台上惨淡经营近二十年,用尽纵横捭阖之手段,并已登上了国民党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就甘心下野,遁迹乡里?其实,蒋介石下野乃是一策,玩弄的仍是"以退为进"的政治赌博。
当蒋介石开始屠杀共产党人时,国内外的反动派无不为之拍手称快,对蒋介石抱有殷切的希望。但是,仅仅四个月的光景,蒋介石把事情弄得很糟。反共之后取消了军队的政治部,战斗力大为削弱,收罗军阀旧部队太多,军纪很坏又加剧了内部派系矛盾。蒋的某些做法也使帝国主义不悦。内、外都反对他。蒋介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