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第50章完结
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他们首先在浙江控制了民政厅,然后将120多名中央政治学校的学生派往那里,以佐治员的身份参加各县县政工作,实际上控制了浙江所有县的党政大权。′4`2`k*a^n_s,h?u?.¨c/o+m/在其他一些省,他们也采取了类似办法,达到控制这些省党政大权的目的。中央政治学校的历届毕业生,很快成了二陈在各地的基本力量。所以,当时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说法:"中央政治学校出来的学生,脑门上都刻着CC两个字。"如果说,当年蒋介石通过办黄埔军校控制了国民党军队,那么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则通过办中央政治学校而控制了国民党,他们在国民党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后来,蒋介石真的大吃一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陈家的势力竟发展得那么快,选举中陈立夫的支持者竟比他自己的还要多。
第七部分 10.陈果夫、陈立夫尽全力替蒋介石出…
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立刻就四分五裂了。西山会议派在上海另立中央,在广州的国民党也分成了汪精卫、胡汉民、孙科、丁惟汾等派别。?k*s·y/x\s^w′.*c!o*m_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在党内崛起,形成了一个新右派,势力在逐渐扩大。在这几个派别中,西山会议派、汪派、胡派无论是在资格上还是在威望上都远远超过蒋介石。但蒋介石善于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军权对这些派别逐一加以打击。廖仲恺一案之后,胡汉民被迫离开广州,这样,胡汉民的势力被赶出中央。"中山舰事件"之后,汪精卫下野出国,汪派骤失重心。剩下的孙科也仅仅由于是孙中山唯一的儿子才能自成一派,政治上没有多大野心,对蒋介石构不成威胁。丁惟汾原是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青年部长,在陈果夫代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时,丁惟汾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名义一手包揽了各省党部,势力猛然大增。这种局势的形成,对于蒋介石来说是好事,蒋介石希望看到这种局面。因为,蒋介石不怕乱,越乱越好,正可以乱中取胜。
作为一个搞政治的老手,蒋介石很快找到了驾驭这种局势的办法。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采取拉拢一派,打倒另一派的手法。他先看中了丁惟汾,丁惟汾势力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仍无法与汪精卫、胡汉民抗衡,丁惟汾只有另找靠山来与汪、胡对抗。_优\品~晓·说+蛧? `首,发¢因此蒋介石略施手腕刚一拉拢,丁惟汾马上移船就岸。这样,在汪、蒋相斗的宁汉之争中,丁惟汾站到了蒋介石这一方,他在国民党内建立了一个"三民主义大同盟",吸收了一批右派青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因此,1927年4月,当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时,丁惟汾毫不犹豫地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在蒋介石的中央里当上了青年部长。由此,蒋介石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宣告达成。于是,大踏步地向第二个战略目标前进,对其他各派,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蒋介石和丁惟汾在党务问题上合作得最好时间是在1928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在此之前的预备会议上,蒋介石利用党内各派矛盾,拉拢丁惟汾,进退自如,先后挤垮了西山会议派、胡派和汪派。为酬谢丁惟汾的合作之功,丁惟汾当上了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的常委。但丁惟汾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毕竟是国民党内的大人物,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不愿意在党内长期屈居蒋介石之下。这样,在二届四中全会上,丁利用蒋的拉拢,趁机发展自己势力,把大批亲信塞到大会中,以致有人惊呼"蒋家天下丁家党"。蒋介石对于这样一种形势当然不满意,但蒋介石表面上不露声色,一方面,丁惟汾目前对他有用,可以分散其他派别对蒋介石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蒋介石也希望看看丁惟汾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究竟有多大本事。
然而,蒋介石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不可能一让再让,更不可能让丁惟汾成什么气候。在蒋介石夺取党政大权后,对于丁惟汾的做法就再也不能容忍了,他下决心要置丁惟汾于死地。
1928年,随着第二次北伐占领天津后,蒋介石力图北上,想借机收揽北方各地方党部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以总司令名义召见当时的国民党天津市党部负责人周某。由于天津市党部是丁惟汾的势力范围,周某也是丁的亲信,他不愿意叛丁投蒋,于是声称:"我非总司令属下,不能应召。"蒋介石闻言大怒,又以中央组织部长的名义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