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女人慈禧 > 第67章完结

第6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女人慈禧第67章完结

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政权在握,政敌被清理,一切尘埃落定。_d.i.n/g.d`i-a_n/s¢h!u.k¨u\.?c.o/m?慈禧太后从容不迫,内外臣工心悦诚服,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崇敬权力和领导手段的京师百姓,尤其对她称颂不已。

慈禧太后的政敌心服口服,她身边的侍从们对她更是五体投地。

震动最大的恐怕要算是恭亲王,他没有想到,一个瘦弱的女人,当然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人,怎么会有如此的胆识和能量?怎么会有这般非凡的魄力和胸怀?恭亲王感到心惊,也生平第一次感觉心里没底:他原先以为只要消灭了八大臣主政,他就可以亲操政柄,对政务驾轻就熟,因为对付两个小女人实在是易于反掌。谁知道,这两个小女人,严格地说,是一个慈禧太后,竟然这么厉害,真正不是等闲之辈。

史家这样记载:慈禧恢廓大度,出之以宽恕。训政之初,即定为首者之罪,其余一概不问,以免株连。因之,人人称颂,以得宽大美名。

第90页

18 安德海事先奉命回到皇宫。¢v!7`x`s-w′.+c,o?m/

先帝信任的总管太监黄承恩,关键时候投奔两宫太后,告诉慈禧宫内的秘密:总管太监杜双奎、袁添喜、王喜庆3人,是肃顺一手提携的,在皇宫内组建了一支秘密武装,准备接应八大臣,主持朝政;还有太监张保桂、刘二寿等人,参预密谋,反对太后垂帘。

安德海奉密旨回宫,奉命随荣禄带领禁军,一举收拾了宫内的总管太监杜双奎等人。

如何处置这些太监?他们可都是熟悉宫廷事务、徒儿满宫禁的人物。

慈禧太后递一个眼色,安德海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将他们统统处死。

安德海将长春宫收拾一新,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搬入长春宫。

慈禧太后在这里发布的第一个重要指示,就是任命安德海为总管太监,管理长春宫、储秀宫事务。黄承恩仍然是大总管太监,名义上他还是第一把交椅,但实际权力却逊于安德海,他在安德海面前也是敬畏三分、退避三分。

长春宫是在明成祖建造紫禁城之时兴建的,当时就命名为长春宫。+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

明代天启皇帝的李成妃,就曾生活在这里。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横行宫中,张皇后被冷落,张裕妃惨死,范慧妃失宠,李成妃有幸侍寝、怀孕,厄运随之降临:客氏断绝了长春宫的一切饮食,她和她的即将出世的皇子差点被活活饿死。

长春宫从此成为不祥之宫。

长春宫位于西六宫,坐落在储秀宫西部之咸福宫南面,其南部就是体元殿。

清乾隆皇帝宠爱的孝贤皇后,曾经居住在这长春宫。

从孝贤皇后之后,这里的气息开始发生了变化,宫人们也开始喜欢这里。

长春宫在清代几度修缮,成为一座环境优美、造型别致的吉祥之宫。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皇帝在热河去世,慈禧与慈安联手发动"琪祥政变"之后,携年仅6岁的小皇帝回到离别一年的紫禁城。从此,她开始执掌权力,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在热河行宫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回銮之后,居住在哪里?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选择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长春宫生活和执政:这里紧邻她发迹之地的储秀宫,储秀宫的环境、布局、景致和气息等等,她都十分熟悉,生活较为方便;长春宫则是政务之地,这里有先帝的墨迹。

长春宫的前殿,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的大匾:敬修内则。

每年春节的喜庆日子,宫人们都要在这长春宫的西壁,悬挂宫训图《太姒诲子》,讲的是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之母太姒,教诲周武王的故事。乾隆皇帝还特地撰写了《太姒诲子赞》,书法大家梁诗正奉旨抄录,宫人将此赞悬挂在殿内东壁。

长春宫的后殿,是著名的孝贤皇后生活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匾:德协坤元。乾隆皇帝还在西室题写御匾:德洽六宫。

最为关键的是,长春宫悬挂着咸丰皇帝亲笔题写的宫名匾额:长春宫;更为重要的是,前殿门上的匾额也是咸丰皇帝的御笔:瀓心正性。御匾上印有皇帝的御用印章,字体遒劲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东西六宫的其他任何一座宫院,都没有留下咸丰皇帝的御笔墨迹。这是发动政变之后,精于权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