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第131章完结

第13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131章完结

方肥又名方五,是方腊的堂兄,粗识文字,老成持重。_j_i*n*g+w`u¢b.o?o.k!._c`o_m*陈箍桶,处州人,方腊的道友,擅长道法道术。童氏兄弟是邻村童家店人,都长得铁面神眉,虎头燕颔,双眉四角有寒光,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敬。他们家本来富有,与方腊一起跟汪七佛学武艺,性情豪爽,扶弱济贫,家产花光之后,就参加了起义。方百花是方腊的妹妹,随哥哥一起学武艺,是女中豪杰。

在讨论起义总计划时,陈箍桶曾提出:“先占领睦州、歙州,杀当地贪官以立威,开仓济贫。然后长驱直入,渡过长江,与宋江统率的起义军相呼应,广结人心,直捣汴京,把昏君打个措手不及!”

方腊、汪七佛未加采纳,说义军的根基在两浙,各地已有准备。而汴京设防甚严,难攻难守。当时曾有人问陈军师为何以箍桶为名?他说道:“天下之势,就像一片片桶板,能箍就成桶,不能箍就散离。”

直到以后起义失败,他在就义前仍然说:“杀身成仁是为人的本份。′精~武_暁?税-惘? -唔¨错+内′容!只可惜圣公起事时未能听取我的建议,只想划江而守,只敢要一半桶板,所以就箍不成桶!”几百年后,历史学家在讨论方腊起义失败时,也颇有人赞赏陈军师的见解!

帮源的地主方有常探知方腊密谋起义的消息,认为这是立功晋升的好机会,就派儿子进城向知县陈光密告。义军闻讯后就杀了方有常全家,只有一子逃脱。既然开了杀戒,方腊知道官军定会来围剿,必须赶快把青壮年编成队伍,准备好武器。山里人并没有真刀真枪,只有打猎用的土弓箭,砍柴刀斧,种地锄头。铁器历来归政府专卖,价格昂贵,为数极少。好在山中有的是竹林,义军们就伐竹削成刀枪,用桐油浸渍后锋利无比。

过了几天,县尉带领本县厢兵、弓箭手共三百人来碣村,想捉拿方腊及其同伙归案。他们走进碣村外的箭门山,此山挺拔陡峭,山脚下是滚滚溪流,只有山腰间有条小路可通内外。/优¨品¨晓_税′王¢ ¢庚`欣^蕞~全_这些平时鱼肉乡民的官兵,正在想着进村后如何乱捕乱杀,奸淫掳掠,却未料到山民们已经严阵以待。牛角号声响起,众人手拿土制武器像猛虎一样从树丛中直扑下来,把官兵们团团围住,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官兵们的血染污了箭门山,于是此山就有了血污岭的别称。

青溪知县陈光、睦州知州张徽言闻讯后惊恐万状,连忙向两浙路作了呈报,请求急速救援。两浙已二百多年未经战火,百姓安享太平,不识兵戈。全路共有军州十五个,总共驻有步军一万九千人,除了驻防、差使之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还不到半数。

十一月末,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想迅速扑灭起义的烈火,就亲率步军三千人前往镇压。方腊与汪七佛决定在清溪县城西边的息坑迎战。此地是梓桐、帮源的门户,山岭峥嵘倚天立,鸟飞难过壁,千丈深坑飞湍流,处处布满槎牙怪石。

九八

官兵三千耀武扬威,根本不把义军放在眼里,周围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突然间巨声隆隆,滚木与大石仿佛从天而降,未经交战,就损失了一半人马。剩下的人见退路已被巨石堵塞,只得向前夺路而走,进入狭谷地带。这些虽号为正规军,平时却很少训练,天下太平日久,常被朱勔和发运使用来押运花石和服劳役,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在身陷绝境之后,只得仓惶逃命,被埋伏的义军各个击破,命丧黄泉。这一仗显示了汪七佛指挥作战的才能,他来自陇西地区,亲见精兵宿将如何作战,平时研读兵法,终于有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在全歼官军之后,义军沿新安江顺流而下,疾走二十余里就攻到青溪城下。知县陈光弃城逃走,胥吏们也作鸟兽散,义军轻易地占领了县城。

东南王朱勔获悉都监蔡遵片甲不还,才知道方腊的力量不可小视,并且有烈火燎原之势。为了防止州县官员闻风溃逃,就下令将弃城潜逃的陈光乱杖打死,将治理无能的睦州知州张徽言革职法办。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起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包围了睦州城。

州城北倚巍峨的乌龙山,南濒水急浪高的新安江,城东城西都有大湖,城墙高大坚固,新任知州曾友蕴下令死守,义军攻了几次都未成功,伤亡不少。幸亏在州城里长期服苦役的青溪县乡亲作内应,在夜里设法打开紧靠乌龙山的便门,义军在方百花的率领下,奋勇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