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第81章完结

第8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81章完结

商英看出皇上怀疑的神情,就具体地阐明自己立论的根据。/二+叭¨墈′书?枉* /首¢发^他说;“欧阳修在《通进司上书》中,主张朝廷与商人‘共利’,因为利不可专。朝廷本想全得十分之利,结果往往十不得三;如与商人共利,就能得五分之利。商人见利厚会不请自来,见利薄想留也留不住。另外,苏轼的《上皇帝书》、秦观的《安都》等文,也都肯定商人在商务活动中付出了智慧和劳动,认为应该与朝廷共利。蔡丞相的新盐法根本精神在通商,让盐商获取厚利,比欧阳修、苏轼还走得远。”

他还陈说,自从汉代以来,盐铁一直由朝廷专卖,盐铁税收与田赋都是朝廷主要的收入。熙宁新法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富足”,主要的收入就是来自盐铁茶的专卖钱和免役钱、青苗利息钱。盐铁茶由朝廷进行专卖,是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而不是让商人对半分利或得到更大的利。也不允许废止盐铁的官般官运,而让商人自运自销!

张商英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所呈奏的议论使皇上有大梦初醒之感。!咸.鱼?看,书- _首!发/皇上笃信道教,对道家经典相当熟悉,他爱好绘画,明锐的目光能察秋毫之末;而对经国济民、长治久安、知人善任之学,却向来不愿深究。许多年来,他只问收获,不问耕耘,只要国库充实,能尽情地让他挥霍,那就心满意足了。刚才听张商英纵论古今,谈所到过的州县的亲身见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代英主,治下的臣民生活于苦难之中。

皇上毕竟还有仁厚之心,带着悔恨的心情说道:“过去朕以为蔡丞相生财有道,谁知他竟如此刻剥天下百姓!这一年来朕陆续下诏,除罢去当十大钱和方田均税外,对折变支移等税法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卿熟悉下情,不妨据情实言!”

张商英深被皇上的爱民之心所感动,也就大胆进言:“现在风俗败坏,奸吏滑胥敲榨勒索无所不至,不但借丈量田亩增加赋税,即使不毛之山也能方出柴草,上户常增税几百贯,下户亦不下数十贯。方田时贿赂公行,豪势之家数百亩地可方成一二十亩,而原来的税额却转移到下户头上。下户被迫破产,只好逃荒在外。”

五九

皇上又问:“支移和折变制度实行的情况如何?”

商英说:“所谓支移,就是缴夏税和秋税时不在本地交纳,而要交到几百里外去。′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如果不愿意,可交地里脚钱。所谓折变,就是征收实物,按值折价,又改征他物。所征实物常常违期,如蚕未结茧就要征丝帛,庄稼未熟要征粮。当地盛产的货物常常不征收,而专征当地所缺的货物。吏役盈门,逼得百姓走投无路。支移与折变虽是杂税,但经过胥吏反复折算后变成十倍掊取,百姓破家卖牛,还无法交足。这些年来朝廷和州县的收入大增,而百姓却穷了,不少农民流离失所,饿死沟壑,惨象令人担忧!”

自从蔡京罢相后,皇上开始了解下情,现在听了张商英的陈言,更加深了印象,不无宽慰地说:“幸亏朕及时下诏,重申政令,否则黎民哪能安居乐业?”

张商英本来担心因说了实话而受祸,现在看到皇上具有同感,就鼓起信心再进言:“陛下天生圣慈,关心民瘼,百姓见所下诏书,如大旱欣逢甘霖。只是现今吏治腐败,州县官吏中匡世济民者极为少见,而阳奉阴违、营私舞弊者则相当普遍。诏书虽下,很难令行禁止!当务之急是先统一执政官们的步调,严惩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借以树立朝廷的威严!”皇上知道他的话意是左相何执中不一定支持他,遂授予全权,让他主持革除弊政。

张商英一生汲汲营进,几起几落,备尝酸辛。直到年近七十才受到皇上的重用,虽为时已晚,仍然想干一番事业。他知道天下百姓痛恨蔡京,在立政时就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如改当十钱为当三,使私铸大钱的人无利可图;恢复神宗时的钞盐制,东南六路的盐仍实行官买官运;恢复转般仓制使漕运经费宽裕;规定和买、折变、支移的办法,减轻百姓的赋税。他还劝皇上效法太宗、神宗,不要大修宫殿,力戒奢靡,亲身作节俭的榜样。

皇上即位后,所听到的是蔡京及其党羽歌功颂德的言辞,所见到的是报喜不报忧的章奏,久而久之,也就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