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第59章完结

第5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59章完结

皇上估计:那个想与太阳争光的立王者是蔡王似。′k!a-n!s`h′u^c_h¢i,./c+o\m¢蔡王是哲宗的同母弟,当年被封为简王,哲宗升天后,章惇竭力主张立他为君,他也自以为非己莫属,其根据是开国之初,杜太后就立有金匮《约誓书》,让太祖在百年之后传位给同母弟。幸亏当年向太后力排众议,挫败了章惇的图谋,才把自己扶上了皇位。皇上扪心自问,即位后一直很优待这位老弟,晋升他为司徒、太保。可他一直有不臣之心,说皇位本来是他的,是向太后偏爱端王,才编造了神宗、哲宗的遗言,违反了杜太后的遗诏。皇上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言论,很想依法严惩。言官们上疏说:“蔡王年纪轻,说话出于无心,陛下应学习虞舜爱护弟弟的崇高榜样,至亲骨肉之间要一切包容,不能产生裂痕!”皇上接受了这一劝告,不再追究蔡王,只将他的身边人员送到大理寺去审劾,另外派人去“侍奉”蔡王。新派去的内侍名义上是侍奉,实际上近乎监视。以后又听说蔡王得了狂癫病,随便骂人,特别是骂皇上。精神有病的人不好治罪,只能把他隔离起来。

杜老太后临死之前是否留有遗诏,让太祖百年之后传位于太宗?丞相赵普当年是否当场写了《约誓书》,并藏之金匮?这在大宋王朝是个相当敏感的政治问题,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论题。′E.Z?暁^税/王′ \吾¨错?内*容`对于当今皇上来说,彻底了解这些事情的内幕,才能说明他的继位为什么是合法的,而章惇和蔡王的言论为什么是大逆不道的。

自从蔡京任丞相后,皇上在听他讲《祖宗宝训》时,曾几次拐弯抹角地提起自己心中的疑问。蔡京心想:作为太宗的子孙,根本不应该提出这一疑问,但皇上为什么老要发问,意思是很清楚的,自己不回答或回答不当,都要丢官,因此就用批评前人的方法,间接地作了答复。他说:“仁宗时僧人文莹写了《湘山野录》,提出了‘烛影斧声’一说。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开启了百年论争。前几年臣起草诏书,下令烧毁元祐党人所著的书籍和版本,上述两书也列为禁书。至于杜老太后的遗命,《太祖起居注》中并无记载,直到仁宗时所修的《三朝国史》才提起此事。金匮所藏《约誓书》,在太宗即位后第六年赵普才奏明圣上。”皇上与蔡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他们的一问一答都极其巧妙,剩下的事是学生根据老师所列的书目,自己去研读和寻求答案了。!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

皇上富有钻研精神,如果他想弄清某个悬案,就会孜孜不倦,窥探幽深,求索隐微。他让书艺局的内侍贾祥找来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和书籍,逐一细读。《续湘山野录》记叙太祖驾崩之夜曾豪兴满怀,邀请晋王(太宗)入万岁殿酌酒对饮。“宦官与宫妾都被屏退在外”,只能远远地看到“烛光影下,晋王避席不能再饮。”以后太祖手持斧头拐杖在庭中戳雪,兄弟俩共赏雪景。在太祖解衣就寝后,遥闻鼾声如雷,晋王也在“宫内宿夜”。五鼓时皇帝驾崩,太宗受遗诏接位,大臣见太祖遗体“五色温莹如汤沐”。

这段记叙表明:太祖死前圣体康健,心情也很好,死得实在太突然。晋王如果乘太祖醉卧而谋杀,那很容易,而且没有他人在场。遗体如“汤沐”,更像是刚用水洗去血迹。文莹喜欢与殿馆名士交游,经常出入达官贵人之家,与丁谓、苏舜钦、欧阳修等人以诗文唱和。此书所记的内容该是来自当事人。丁谓在真宗时曾任丞相,在太祖死时已经十多岁,平生见闻也很广。

皇上接着又翻阅司马光的笔记《涑水纪闻》,其中记太祖死后,开宝皇后让内侍头目王继恩去召太祖的儿子德芳。而王继恩却去召晋王,入王府后见晋王的心腹程德玄也在场。晋王闻噩耗大惊,犹豫着不敢进宫,说道:“我应当与家人商议!”王继恩再三催促说:“耽误久了,皇位将是别人的了!”于是两人冒着大雪步行到万岁殿。皇后见来的不是德芳,却是晋王,不禁“大为惊愕”,哀求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掌握在你手里!”晋王边哭边说:“不必担心,我们共保富贵!”

司马光还记述程德玄雪夜去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