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22章完结
蔡京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呆了,他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但这好日子来得竟这么快,却是始料不及的。?3-8/墈^书?罔^ -耕,薪\蕞,哙*
鱼宴还在继续,使女们端上江瑶清羹、鲥鱼清羹、清汁鳗鳔等等。客人说生平从来没有享用过今天这么多的鱼鲜,主人说到杭州已有几个月,今天是最高兴的一天。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频频举杯,现任供奉官与前翰林学士的友谊,以空前的速度增进了。
在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中,蔡京与童贯形影不离。他帮助贵客寻找字画古玩的线索,鉴定所得文物的年代与真伪。有些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他亲作题跋,说明来龙去脉与为何珍贵。对于鉴赏者来说,这些题跋是启知的导读,而且也是罕见的诗文和书法精品。
他们还得到杭州知州吕惠卿的协助。吕惠卿字吉甫,福建晋江人,一生积极推行与维护新法,熙宁末曾任副相。后来受旧派的打击、新派的排挤,一直任地方官。他与蔡京并无利害冲突,而且是福建同乡,同时遭曾布的算计而到了钱塘,同病相怜,相互间关系融洽。在吕惠卿的配合下,两浙的名贵特产就源源运送到汴京,其中有杭州的刺绣,丝绸、纸扇,龙井茶,湖州的毛笔,温州漆器等等,这些都是皇上喜爱的物品。+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
一八
二月的杭州城多节日,初一日是中和节。民间相互送礼,祝贺多生贵子。初八日赛龙舟,西湖上游人更多。十五日为花朝节,倾城出游赏花。
雨后的一天,蔡京租了一艘中型的螭头舫,带着杭州的著名歌妓,请童供奉游西湖。画舫打造奇巧,雕阑画栋,行驶平稳,可容二三十人。他们于早晨在万松岭下登上画舫,边饮酒边赏春景。湖上水光潋滟,绿净如镜,长堤上柳色葱青,烟水空濛。湖心亭鹄立湖中,绕亭之外都是水。湖水之外群山环立如屏障,白居易诗称为“蓬莱宫在水中央”,确实不是虚语。小瀛洲边三塔鼎立,形状像壶瓶,中间空虚,各有三孔通于外,月光映照,塔下各有三影,人们称为“三潭印月”。
面对湖景,童供奉发出浩叹:“过去读白居易、苏东坡的杭州诗,以为文人写西湖常常夸张,现在身在湖中,反倒感到他们的生花妙笔未能写尽湖景妙处。”蔡京妒嫉苏东坡,但客人的称赞毕竟是事实。′d-u¨s_h,u′8/8..\c?o′m_政治权力可以折磨甚至消灭诗人,但却无法泯灭他们的诗歌的艺术魅力。
湖上画舫三三两两,笙歌悠扬,堤上游人,尽情游乐。蔡京兴高采烈,就叫随行的歌妓唱曲助欢,并请客人选点词曲。童供奉见姑娘们个个如花似雪,貌赛仙女,就笑着说:“不用点了,就让你们自选拿手好戏。”其中一位姑娘柔情绰态,顾盼生姿,人似濯濯春杨柳,自报芳名是徐惜惜,唱了苏轼的《江神子·江景》: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惜惜用吴语演唱,声调柔软。童供奉是汴京人,不懂吴语,但苏东坡的词在七八年之前一直很流行。一般人都知道此曲还有一段来历,熙宁年间,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有一天与客人同游西湖,其中有二人戴孝,穿白衣衫。湖中有一彩舟,载着几个淡妆美女。中间一位年纪稍长的正在弹筝,水翦双眸,美丽动人,戴孝的二客看呆了,用目光远送。东坡觉得很有趣,就挥毫写了这首词。
童供奉看到在雨后的湖光山色中,美人与自然景色能相映生辉。这位徐惜惜也像出水芙蓉,流盼多情,使人百看不厌,他和蔡元长也几乎成了“双白鹭”。她的歌声浏亮出群,带点哀伤,使人听后回肠荡气,拨动心弦。歌声使大自然也深受感动,烟云为之动容。正如东坡所称赞的那样,这乐声非人间所有,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倾诉哀伤,曲终人不见,但那美妙的乐声仍荡漾在山间水际。
童供奉发现自己已喜欢这位姑娘了,让她再唱一曲,指名唱苏轼的《南歌子》:
云鬓截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扬花勾引、嫁东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