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第14章完结

第1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14章完结

向太后回答说:“教我立端王为嗣君!”

太妃不相信这一遗言,知道是太后编造的。·s^o¢e.o\.?n^e^t/在皇儿病重时,梁从政、郝随想取得她的帮助,立简王为嗣君,但皇儿还好好地活着,做母亲的怎好开口?现在为时已晚,一切已无法挽回了。按祖宗家法,在太后面前,太妃也没有说话的余地。

皇上晏驾了,亿万臣民沉浸在一片哀痛声中,大地似乎山崩地裂!在深宫福宁殿里,一场策立嗣君的争斗正在进行决战,还不知道鹿死谁手。

一二

第三章 轻佻王爷继大统

元月十二日拂晓,四位执政官受召到了福宁殿东台阶下,只见宫内静寂肃穆,气氛不同于往日,知道大事不好,心情也就紧张起来。

他们登上台阶想进殿。梁从政阻止说:“皇太后在此,请稍等!”等到庭内垂帘,太后端坐以后,才让入内拜见。太后在帘内哭着说:“官家已弃天下,没有皇子,该立谁为君?”

话音未落,章惇厉声答道:“应当立嫡!”

太后说:“老身无子,诸亲王都是嫔妃所生,谁是嫡?”

章惇复答:“当立亲!”

曰:“谁是亲?”

对曰:“同母为亲。/精*武\小,税-徃+ ~首?发-按照礼律应当立简王!”

章惇平时说话是大嗓门,此时尤为响亮,震得殿堂内发出了回声。阶下端立的都知、御药、押班以下共百余人,都听得很清楚。人们屏住呼吸,看到这场新的权力之争已达到最高潮。

这一争斗关系到大宋王朝的兴衰安危,也关系他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太后隔着帘子看到章惇强项刚决的神态,知道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想先声夺人,威慑同僚。她身经数朝,什么风浪没见过,就严峻地说;“现在的神宗的几个皇子,申王佖年龄最大,可是有眼病,不能办事。其次是端王佶,仁厚聪明,理应当立。”她的语凋不高,但义正词严,用立长不立幼的礼制来驳斥对方。¢x_i¨a¢o+s!h~u\o,w`a!n!b_e?n¢..c,o-m′

章惇并不让步,他知道如果立端王,熙宁新法可能又会遭厄运,自己也会失去相位,不会再有什么好日子了。于是破釜沉舟,慷慨陈词:“本朝太祖的母亲杜太后是母范之正,临终前遗言,让太祖百年后传位于同母弟太宗,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他把礼律说得很具体,以杜太后的旨意来迫使对方就范。

向太后看到他锋芒毕露,寸步不让,转念之间又考虑到他一贯维护新法,议论朝政奋不顾身,在朝臣中有威望,应该给他留下退路。于是就用回忆的语气慢慢地说:“神宗生前曾经说过,端王有福寿,而且仁孝,与其他几个儿子不同。大行皇帝也有遗言,说立端王为嗣君!”话虽说得舒缓,但字字千钧,含意是:谁要抗旨,那就是大逆不道。她的话语也带有权威性,只有她才能与前后两位天子谈论这一重大国事。

章惇眼看大势已去,即将形成决议,但他真不愧是硬汉子。他心想:神宗辞世时,端王才二三岁,怎能断言将来仁孝福寿?大行皇帝历来喜欢简王,从昨晚起他就昏迷不醒,怎么能说传位给端王?太后所说,肯定是她自己编造出来的。作为身受两朝厚恩的大臣,在紧要关头应该坚守信念,挺身而出。于是他大声疾呼:“端王言行轻佻,不可君临天下!立嗣关系到国运,稍一不慎,我们就会辜负皇恩,愧对亿万黎民!”这呼声响彻殿廷上下,震撼人心。太后没有想到他居然以死相拼,当众揭露端王致命的弱点。她一腔愠怒,在忖度着如何回敬。

老谋深算的官场老手曾布,终于等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刻。他大声陈言:“章丞相自作主张,立谁为君,没有和我们商量过。我真诚服膺大行皇帝的遗命!太后谕旨睿哲圣明,为王朝选定了仁厚孝敬的嗣君,臣竭诚拥戴!”

此时内心最为矛盾痛楚的莫过于蔡卞了。他知道章惇的大声疾呼,首先是在向他呼唤。简王热衷于新法,人品也好,理应受策立,自己理应支持左相。但向太后并非等闲之辈,谕旨又名正言顺,以死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