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梅兰芳画传第26章完结
常具体。-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梅兰芳后来尊重他的意见,重新设计了那一幕的布景,果然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后就一直沿用下来。 泰戈尔在那天还即兴赋诗一首,用毛笔写在一柄纨扇上,赠予梅兰芳留念
。原诗是孟加拉文,他又亲自译成英文,一并写在上面。写罢,兴致勃勃地朗诵给大家听。 1961年春,泰戈尔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时,梅兰芳把那柄珍藏了三十多年的纨扇找出来,请吴
晓铃和石真两位教授推敲泰戈尔孟加拉文原作的涵义。两位专家看后,赞赏不已。认为原诗比英译文还要精彩,格律极为严谨,就把它译成隽永的白话诗: 亲爱的, 你用我不
懂的语言的面纱 遮盖着你的容颜; 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 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 石真教授还解释说:“诗人非常形象地用云雾中的峰峦起伏,来描述他所热
爱而又有语言隔阂的艺术家那种纱袂飘扬,神光离合的印象,他感到美的享受。”1961年梅兰芳还写了《追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登载在该年5月13日《光明日报》上,怀念这位印
度友人。~餿.嗖_暁?税?惘? ·首+发·在序言中梅兰芳写道:“1924年春泰戈尔先生来游中国,论交于北京,谈艺甚欢。余为之演《洛神》一剧,泰翁观后赋诗相赠,复以中国笔墨书之纨扇。日月不居,忽忽三十余载
矣。兹值诗人诞辰百年纪念,回忆泰翁热爱中华,往往情见于词,文采长存,诗以记之。”(诗文从略) 1924年随同泰戈尔访华的一位印度大画家难达婆,在观看了梅兰芳演的《洛神》
后,绘了一幅《洛神》大幅油画,气势磅礴,美丽动人,观者无不赞赏。 当年泰戈尔由华回国前,曾希望梅兰芳率剧团访问印度,以使印度人民能有机会欣赏他的艺术,遣憾的是梅兰
芳一直未能践约。 泰戈尔赠与梅兰芳的纨扇,画家难达婆所绘的大型油画,现珍藏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内。中印两位艺术大师虽已作古多年,但他们之间的诚挚友谊将会长久为中
印两国人民所传颂。_a~i_h·a?o\x/i¢a~o`s_h^u,o!..c-o\m/
社会活动·国际交往会见瑞典王储
1926年10月瑞典王储古斯塔夫六世偕其王妃路易斯·亚力桑德拉,并大礼官、女礼官、武官、侍从等来到北
京。王储此次来华,是以私人名义,所以抵京后声明不接受任何官方招待。梅兰芳当时正在济南演出,官方接待单位也就没有请梅兰芳返京。但是瑞典王储,来华前曾听瑞典考古学家安迪
生曾推荐说,到北京后,除游览外,一定要观赏一次梅兰芳的演出。可是梅不在京,瑞王储深表遗憾,遂提出一定要和梅兰芳会晤一次,当即让使馆典礼官设法安排。北洋政府随后准备出
面邀请,可是瑞王储有言在先,不出席官方举办的招待会,磋商多次,终未定局。
梅兰芳在济南听到此事,感到瑞王储远道来访,不能使他失望,便立即返回北京,决定自己筹备
一个茶话会招待瑞王储夫妇,他们欣然接受了邀请。
10月27日瑞典王储夫妇在瑞典驻华大使陪同下,来到东城无量大人胡同梅宅。虽然是私人访问,但王储毕竟不是普通人,当晚
,官方仍动用了大量警察守候在梅宅周围戒备。
梅兰芳的住宅布置得十分辉煌华贵,走近大门,曲折的长廊上,挂着纱灯十分壮观。在上房屋中临时搭了一个小小的戏台。梅兰芳
亲自出来迎接瑞王储夫妇,陪同客人来到客厅。王储就中国戏剧艺术问题与梅会谈良久。随后,梅兰芳便在室内小戏台上演出昆曲《玉簪记》中《琴挑》一折(潘必正和陈妙常在尼姑庵相会
的故事)。另外还表演了《霸王别姬》中的“舞剑”一场。在两折戏之间,还由乐队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高连贤和霍文元合奏了优美动听的中国民族乐曲《柳摇金》和《雁落梅花》。
演出后,演员和客人共用冷食、但瑞王储仍独自站在台前凝神欣赏,在主人再三邀请下,才恍然入席。
散戏后,在梅兰芳卸装时,瑞王储浏览客厅内陈设的古物,在案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