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梅兰芳画传第19章完结
不断创新·形成梅派“四大名旦”之首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表演艺术
,是全国知名、人所公认的我国京剧界旦角的四大“流派”。-我*的¢书*城¢ -首`发·上世纪20年代是他们成名时期。其间在北京京剧舞台上争妍斗艳,拍新戏,大受观众欢迎。但彼此均很礼让,恪守职业道德,
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排演新的剧目。互不“刨抢”。他们每人都有当时的文学家和戏剧家主要为之编剧。如梅兰芳的“承华社”是齐如山;尚小云的“重庆社”是李寿民(即“还珠楼主
”);程砚秋的“秋声社”是罗瘿公;荀慧生的“留香社”是陈墨香。 1927年在北京出版的《顺天时报》举行了一次“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时,梅兰芳演的《太真外传》、尚小云
演《摩登伽女》、程砚秋演《红拂传》,荀慧生演《丹青引》。*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报馆请各地读者公开投票选举,不设定额,只在选票上填写拟选的演员姓名即可。但规定必须是挂头牌的旦角而又有本人新
编剧目为限。选举揭晓时列出前六名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朱琴心。当时称“六大名旦”。其后不久,朱琴心即缀演舞台,故有“五大名旦”之说。徐碧云后来
舞台生命也没有维持多久,因此仅余“四大名旦”,各树旗帜,雄踞舞台。在京剧史上的地位,遂成为稳固不移之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在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原习称“四大
名旦”为梅、尚、程、荀。后又有改称为梅、程、尚、苟或梅、程、荀、尚之说。但梅兰芳始终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不断创新·形成梅
派抗战剧目
《抗金兵》是梅兰芳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家由北京迁居上海后,他面对日寇的侵华,忧国忧民,决意排演新戏,以抒爱国深情,鼓舞人民斗志。`s·h`u*w-u-k+a*n¢.`c?o?m!1933年叶恭绰提议根据一
出传统老戏《娘子军》,写一出比较完整的新戏。梅兰芳接受了他的提意。并请他搜集资料,而后与一些老友共同研究集体编写剧本。当时正当日寇侵华,为了激发奋起抗敌热情,大家决
定戏名就叫《抗金兵》。
《抗金兵》仍以梁红玉擂鼓战金山、金兀术被困黄天荡为中心。前面有金兵南侵,韩世忠、梁红玉联合邻镇将领合兵抗敌及梁红玉训子、巡营、鼓舞士气
的铺叙。后面又增加了牛皋解粮立功,杜充通敌被斩以祭忠魂等情节,构成一部主题鲜明、场面宏伟的大戏,也是一出艺术精湛的刀马旦戏。
梅兰芳扮演的梁红玉,前场梳大头、
穿绣帔全是夫人气概,后场扎大靠、插雉尾一派大将风度。他在戏中展现了训子、巡营的唱念,登山的起霸,擂鼓的鼓法,大战的武打,真是唱念做打全面发挥。
此戏当年在上海
天蟾舞台首演时,特邀江南名生林树森扮演韩世忠,扮相魁梧,气度不凡,嗓音亢亮,巡营一场的二黄原板能翻高演唱,可称文武皆精。姜妙香扮演周邦彦,金少山演牛皋,萧长华演朱贵
,刘连荣演金兀术,朱桂芳和高雪樵分别扮演韩世忠两个儿子尚德和彦直,王少亭演岳飞,阵容极为整齐。还有牛皋这个角色,在戏中本无足轻重,而金少山演来,由于他嗓子高亮好听,
甚受观众欢迎。其他角色也都各有精彩表演。《抗金兵》这出众星同辉的大“群戏”,原在沪演出多场,场场爆满,观众群情激荡,震动申江,给当时上海如火如荼的抗敌戏剧运动,增添
了一笔浓墨重彩。
此剧后来在北京和汉口多次演出,梅兰芳和友人商讨,删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场子。其他演员也有更换。《抗金兵》也是梅派一出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