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 第63章完结

第6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第63章完结

从所选文字中能看出,胡适举例,很少引用中国古书上的话,几乎全是外国的人物与事件。!x^d+d/s_h.u¨.`c+o~m,并非不关心中国的事情,而是随时将东方与西方做比较,从中得出自己的看法。注意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问题,很少空泛的、大而不当的议论。当然,也不必回避,在某些事情上,胡适的看法并不见得高明,比如对中国旧的婚姻制度的看法。

如果把这几段文字连起来看做一篇文章的话,能明显地看出,胡适是赞美西方文明,主张以西方的社会理念来改造中国社会,而要实现这种改造,必须注重制度建设,这才是学习西方文明的根基。

把鲁迅与胡适作一比较,看的就更为清楚了。鲁迅是个旧文人,他的用语与文风,都是旧的;胡适是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用语与文风,都是新的,文是全新的文,人是全新的人。尤其是他对中国社会改造的理念,是向上的,是建设性的。没有偏狭,没有仇恨,只有诚恳的劝导,切实的擘划。鲁迅则不然,气愤,怨恨,诅咒,嘲讽,无所不用其极,偶尔也会说些“光明”一类的词儿,不是言不及义,就是大而无当。′5-4¨k`a_n^s\h,u,.\c¨o/m·在他那里,是看不到什么建设性的改造社会的建言的。

中国若不打算走向现代化则罢,若打算走向现代化,又要在文化上选择一个从旧时代到新时代的传承式的人物,只能是胡适而不能是鲁迅。

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1)new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节,该着谈谈中学课本里的鲁迅著作了。

不必一一翻阅眼下通用的中学课本了,手边有两本段崇轩、傅书华合著的《初中语文名篇双解》、《高中语文名篇双解》,据作者说所选篇目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颁教材。经查对,初中高中课本上,还有五篇未选。现将未选的篇目补齐,这样现行中学课本上所选的鲁迅著作就都有了。

初中课本上的篇目是:《社戏》、《故乡》、《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友邦惊诧”论》、《鲁迅自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7^6′k·a.n·s^h_u_.¢c_o?m¢

高中选的篇目是:《药》、《祝福》、《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呐喊·自序》、《拿来主义》、《灯下漫笔》。

以上共是十七篇。也就是说,一个少年人,从初一到高三六年中,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学得最多的就数鲁迅了。这个多,不是相对的多,可说是绝对的多,其他作家,能选这个数字的零头,都可说是很多了。鉴于此,说中学语文课本上,主要是鲁迅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以上篇目,并非一成不变。我上过中学,也教过中学,一九五九年上初中一九六五年高中毕业,一九七○年到一九八○教中学语文。在我的记忆中,还学过、教过《一件小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文学与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答北斗杂志社问》等篇。前面所列的现行中学课本上的许多篇目,我上中学时就学过,比如《社戏》、《故乡》、《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友邦惊诧”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药》、《祝福》、《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可说几十年来改动不是很多。鉴于此,说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生在语文课上主要是学习鲁迅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我不是说鲁迅的作品,一篇也不要上中学语文课本,若是像郁达夫、朱自清那样,选上一两篇,是可以的。就说是个优秀的作家吧,选上三四篇也说得过去,像现在这样一选就是十几篇,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更为奇怪的是,所选篇目又集中在《呐喊》这本小说集里。这本小说集,连上《自序》,共收入十五篇作品,而中学课本上选入的有六篇。

中学课本上,这样大量地选鲁迅的作品,鲁迅先生地下有知,怕也不会同意的。他知道他的作品,是适宜中学生读,还是不适宜中学生读。前面提到过,在《不是信》一文中,鲁迅曾说,“我也曾反对过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怕的是教错了青年,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