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第51章完结

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下杂剧60多种(今存18种),不论数量还是质量,他的作品均为元杂剧家之冠。′j_c·w~x.c,.!c+o-m.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

流传下来的18本“关剧”,依题材划分,可大致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三类。作品的题材大多与元代社会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有的直接取自当时的生活,有的虽然借用了历史文献或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框架,所反映的仍然是元代的生活,即使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也打上了作者那个时代的浓重烙印。

由于自编自导和自演,所以,关汉卿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他经常虚心的向当时的著名演员珠帘秀、顺时秀请教并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关汉卿在当时就组织了一个叫“玉京书会”的组织,性质和职责与今天的剧协组织差不多,经常聚集当时著名的戏剧界人士在一起讨论戏剧问题。

他的剧作中以《窦娥冤》为最重要的代表。《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几部作品,也分别代表关汉卿杂剧在不同方面的成就。!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关汉卿戏剧语言十分有特色,他是中国古典戏曲本色派的语言大师。他继承古代诗词精心提炼语言、注重表现意境的优良传统,熔铸经、史、子、集的各种语汇,吸取平民百姓生动活泼的口语俗谚,锤炼成质朴自然、生动鲜明、丰富多彩的戏曲语言。

在他的作品中,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其语言都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色彩,关剧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创造性。关汉卿的剧作在人物唱词的动作感、舞台性以及曲白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显然得益于他通晓音律、长于歌舞、拥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正如王国维所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_h.u?a′n¨x`i!a¢n¢g/j`i!.+c~o^m+

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同样没有忘记这位戏剧老人。2008年是戏剧家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周年的特殊年份,同时这一年也是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奥运年。在政协会上来自农工民主党的李汉秋委员建议:让关汉卿助“人文奥运”一臂之力。应该展示以他为突出代表的元大都文化和中国戏曲文化,这将是“人文奥运”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

李汉秋委员说,关汉卿的创作在13世纪已经“红极一时”,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巨人”莎士比亚还早300多年。2008年举办一个“关汉卿戏剧节”,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戏剧的发展和繁荣,《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久演不衰的关汉卿剧目可以为“人文奥运”助威。

第七章 “红娘高手”王实甫

与关汉卿同样为伶人编写剧本的王实甫,他擅长所写的“儿女风情”一类的戏与关汉卿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但他的出众才华还是为当时文人所称服。但不幸的是,王实甫的身世比关汉卿更渺茫,只知道是大都人(今北京),甚至真名也不甚详知。只有天一阁本的《录鬼簿》(明抄本)上写:“王实甫,德名信”。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倒置了,应作“名德信”;有的专家则认为“德名”,等于“尊讳”,也就是说王实甫大名是“信”,王信。这就是封建时代轻视剧作家的结果,没有任何“正史”一类的记载所造成的遗憾。

根据一些专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