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第2章完结
据蒙古人自己编的《蒙古秘史》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狐?恋\雯/穴, .埂^辛.醉¨全′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也正如《蒙古秘史》译注者所说苍狼和白鹿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两个人名,就像我们名字中带有“龙”、“虎”等字一样。
另据波斯蒙古王朝著名历史著作《史集》记载:北方草原上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战争,结果蒙古部落大败,大屠杀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一个叫额尔古涅·昆的险谷隘地,在那里他们结成了两对夫妻,经过世代繁衍之后,人口逐渐增加。传说两家一户叫捏古思,另一户叫乞彦。后来,他们历经几代终于回到了他们祖先生活过的呼伦贝尔草原。据说,成吉思汗就是乞彦氏族的后裔,也就是后来的蒙古部落。
其实,关于蒙古起源的传说还不止限于以上几个版本,因为每个民族都希望找到自己追根溯源的祖先,但在无法解释自己最早的祖源时,便利用各种各样的传说来解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本身我们人类的想象力就是无穷无尽的。/二+叭¨墈′书?枉* /首¢发^
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诸游牧部落的活动场所。自夏、商以来,大大小小的部族和部落出没在这块广阔的草原地带,各部族和部落的兴衰、更替的历史,直到13世纪初才告结束,最终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其实说到这些游牧民族,好多都是被我们混为一谈的,搞不清其中的关系由来。像:匈奴、胡人、鲜卑、契丹、女真……我们只有借史书来整理一下混乱的头绪了。
还是先回到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
公元前3世纪末,形成东胡人的部落联盟,他们与匈奴为敌,不断向西侵袭。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时,匈奴遂强,东袭东胡,破灭东胡各部,大掠其民众及牲畜。东胡各部均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末)。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势力衰落。乌桓、鲜卑乘机而起。
乌桓、鲜卑是东胡人的后裔。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破灭东胡以后,一部分东胡人居于辽河流域的乌桓山,一部分居于潢水流域的鲜卑山,故称乌桓、鲜卑。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汉朝击破匈奴,北单于出走,鲜卑人转徙到该地居住。匈奴余者10万余落,皆自称鲜卑。鲜卑至此便强盛起来。
到二世纪中叶,即檀石槐统治时期,据《三国志》描述:“尽据匈奴故地”,占据“东西一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联盟。各部首领割地统御,各有分界。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军事联盟也随之瓦解。同时,根据考古发掘与汉籍中记载的有关鲜卑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也基本证明蒙古人与鲜卑人有渊源关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公元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