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第43章完结

第4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第43章完结

这位大才子点秋香的故事,人人都以为他活得多么潇洒惬意,殊不知此人装了一肚子的苦

水;更不用说大画家徐渭徐文长一次又一次的自残了;

有明一代公认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不但生前活得闷闷不乐,

郁闷已极,死后也不省心,家里家外的灰头土脸一地鸡毛;

那位受到广泛赞誉和崇敬的三宝太监,之所以要七下西洋,

却原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那可能威胁了永乐爷皇位的前皇帝朱允

!以至于后来的当国大臣,为了防止有人再从事这种差点导致

国民经济崩溃的壮举,下令烧掉了郑和积累起来的所有航海资料;

而倭寇之乱之所以在嘉靖年间泛滥得几近不可收拾,却原

来与明代皇家特别扯淡的朝贡贸易和主管官吏的贪赃枉法密切相关。?j!i.n-g?w+u\x¢s-.^c′o′m/等等。

整个大明王朝似乎根本就是为小人们设计的。难怪他们会

一茬一茬、前赴后继地生长得无比茂盛。

宋代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在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赵匡胤身上找到源头;同样,明代发生的众多故事,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开国皇帝朱元璋

的影子。/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这时,只有在意识到了这一切之后,我们才会深切地意识到:这才是中国人真正

的不幸所在!

宋代发生的另外一个重大事件则是儒家思想——帝国正统

意识形态在南宋的朱熹手中宣告完成。从此,这套货色与帝国政治制度与传统扭搅在一起,

对于中国人的头脑与心灵发生了重大影响。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写写朱熹?我说,

我是想对朱熹说点什么,但每每想起,心中却更多的都是凄凉,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朱熹的自我感觉极好,他差不多是自以为已经穷尽了宇宙

万物的终极真理了,举凡天、地、人。用今天的术语讲,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上一

个人文科学,到朱熹那儿算是到头了。不光朱熹自己这样觉着,后来几百年里的人们都是

这么觉着;因此,他差不多可以和孔夫子、孟夫子两位老人家平起平坐了。/r,i?z.h?a¨o¨w+e-n?x?u.e\.¢c~o+m-可是,如果细

细品读他的文章,不知别人的感觉如何,至少我本人,除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存

天理灭人欲之外,我真的看不出来他比前人究竟更多发现了哪些真理。然后就是,只要你

不听他的招呼,你就是禽兽,就是乱臣贼子,就是人人得以诛之。以往帝国政治与意识形

态就是蛮横至此。这才真正可以问一句:这叫什么玩意儿?这还怎么可能是人的世界?

到了明代,读张居正的奏疏时,心里的滋味也是一言难尽。

一个年近五十岁的首辅大臣,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内阁总理大臣了,诚惶诚恐地跪在一个

十岁不到的小皇帝脚下涕泪交流,口口声声称小皇帝对自己是“恩若父子”;原因仅仅是小

皇帝在张居正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搏杀之后,表扬了他一句:“先帝说你是忠臣。”

诸如此类之上佳表现,在中国以往的几乎任何一个历史文

化名人那儿差不多都能看到。说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具有重大缺陷,这就是理由之一。在

这个意义上,它根本就是栽培白痴的文化。我肯定没有用今人之标准去苛求古人的意思。

但在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若连这种在帝王面前人如草芥一样的政治文化传统

碰也不能碰一下的话,那才真正称得上一个下贱,就是一个真正的贱骨头!

我们民族中的精华人物尚且如此。其他不说也罢。

现在,让我们还是回到潘家园旧书摊。

从前年九月出版《帝国政界往事——公元 1127 年大宋实

录》,到去年十月出版《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至今已经一年多了。我心中最

为担心的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