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第29章完结

第2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第29章完结

罪过。′如^蚊.王\ ,埂/辛~醉_筷\因此,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是帝国规范所不允许和为人所不齿的。这是我国历史上,

那些与宦官合作的大臣们,通常很难留下良好名声的重要原因。然而,另一方面,在如此

僵硬的体制之下,不这样做,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什么都不要做。揆诸历史,这可能是

太多的人们,不顾后果地如此行事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以张居正的性情而论,人们肯定会认为,至少他不应该做这种事儿。然而事

实上,他不但在做,而且做得相当周到严密。这种周到严密,肯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

种深思熟虑,应该是出于格外强烈的政治抱负,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帝国政治运作周密观察

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他与皇帝身边的宦官相谋请回高拱,只是牛刀小试。当他与政治能量大得多的

大太监冯保相结交时,便注定了他与高拱之间的决裂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这个问题上,

张居正对帝国政治机制的认识、深谋远虑的布置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决心,都是高拱所

远远不及的。~x!t¨x′x-s′.~c^o,m*

应该说,张居正抓住了大明帝国政治体制中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那个环节。

追根溯源,这个环节还是由朱元璋所铸造的。

大明帝国创立以前,我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曾经发生过宦官为祸的情形,严重时,

甚至可以杀死或者更换皇帝。因此,朱元璋对此有着高度警惕和戒备。他曾经多次表达过

对宦官的轻蔑,认为这帮家伙很多都是坏蛋,难得挑出几个良善之辈。用来做耳目,则耳

聋目瞎;用以为心腹,则为心腹之患。是故,他们只能从事挑水、扫地、奔走、传达之类

的工作。据说,在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中,有一条针对宦官的规定,即禁止宦官读书。掌管

图书典籍的宦官,只许具有识字而已的初级水平;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只限于那些需要

记录皇帝诏令的宦官。并且,据说他还在皇宫中竖立过一块铁牌,上面书写道:严禁宦官

干预政事,预者斩。/餿?飕\暁`税¢网. !冕-废\越·读,

如此防范,不可谓不严密了。

然而,当朱元璋制定出力图将大权独揽到皇家,从而确保朱家天下万世一统的政治制

度时,其交互作用的结果,却使大明帝国变成我国历史上宦官为害国家最为惨烈、最为深

重的一个时代。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来自宰相制度的废除。

朱元璋大约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旨在加强皇家权威的举措,竟会演变成彻头彻

尾、完完全全地增强了宦官的权威。仿佛就像朱元璋成心如此设计一般。历史老人喜欢捉

弄人特别是喜欢捉弄强人的品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朱元璋心思细密,考虑重大问题时,常常绕殿徘徊,正思逆想,反复斟酌。当他自以

为一切安排都完美妥帖,天衣无缝时,偏偏就忘记了自己那些子孙们,不会都是像他一样

的工作狂。他们是要在深宫膏粱中出生、在满身脂粉香气的女人怀里和不男不女的宦官堆

儿里长大的。于是,在后来的世代里,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大都演变得面目全非。其中,以

宦官的作用,在制度与实际运作中变化最为巨大。(二十二)

六、太监当政,个个有本事把满朝的文武百官折腾得死去活来,高拱欲予制止,只是手法

过于粗暴,为后来的不祥结局埋下了伏笔。

大明帝国宦官的令人畏惧之处,大体上发生在两个部门:一个是诞生在公元 1420 年,

即永乐十八年八月的东厂;一个是创制于洪武年间,但在宣德年间脱颖而出的司礼监。后

来二者合流,变得威力巨大无比。

东厂是对帝国臣民进行侦缉与刑狱的机构,与锦衣卫齐名,常常被并称为“厂卫”。不

同的是,东厂由宦官掌控,地点设在东安门北,可能也是为此,所以称为“东”厂。在东厂

中,大约是为了进行敬业精神的教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