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1306章完结

第130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第1306章完结

5.元帝焚书

南朝梁元帝萧绎酷爱藏书、读书。¨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公元554年,北朝西魏军攻破梁都江 陵。梁元帝认为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还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因此将亡国 之恨全发泄到图书之上,将十四余万卷图书全部焚毁,南朝二百余年间收藏 的图书至此消亡殆尽。

6.炀帝焚纬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派使者搜求天下书籍。但同时又将搜集到的与占卜

(音chèn)纬有关的图书全部焚毁。占卜 纬类图书虽然宣扬迷信,但其 中也有不少有用的资料,特别是一些早期的科技知识也因此失传。焚纬后剩 下的隋政府藏书中的三十七万卷被炀帝带到江都,这部分图书在隋末战乱 中,全部散佚。

7.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唐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不久即攻陷了洛阳、长安, 唐王朝在这两处收藏的八万余卷图书被焚毁殆

8.广明之乱

唐僖宗广明元年 (公元880年),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国都长安,把 长安的宫殿、官署等政府机构全部焚毁。/五+4.墈.书′ `已~发′布\嶵-鑫`彰/洁_唐政府在安史之乱后所搜集的十二 大库五万多卷图书也随之荡然无存。

9.绍定之灾

南宋理宗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都城临安发生火灾。大火将收藏图 书的秘书省、玉牒所等处全部烧毁。南宋历朝搜集的图书六万余卷在这次火 灾中损失大半。

10.绛云楼灾

绛云楼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的藏书楼。钱氏藏书名满天下,收藏 之书有七十多大柜,藏书的数量、质量都与当时皇朝内府的藏书所差无几, 更有大量的孤本。1670年,绛云楼不幸遭到火灾,藏书大部分被焚毁。

11.乾隆禁书

1772年,清乾隆帝下诏征求天下书籍,为编修《四库全书》作准备。在 征书的同时,又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书版全部禁毁,十年间就销毁了 十余万卷图书,给文化典籍带来了一场巨大浩劫。

12.八国联军劫难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劫掠财物、屠杀人民,大量的文物典籍或 遭焚毁,或被抢劫。·8*1*y.u.e`s+h~u¢.\c?o,m-历经磨难的我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经八国联军 焚毁、抢掠,散亡殆尽。

在这十二次书厄之外,还有着无数次规模较小的图书被焚毁及散失现 象,它们加起来的总量也是相当惊人的,这都给我国的文化事业造成了无法 弥补的巨大损失。

可以看出,图书这十二厄大多是由朝代变更、战争频繁或自然灾害引起 的,它们给图书造成的损失是有形的,可以被人们看到。

图书在有形消亡的同时,还存在着无形的消亡,它是由人的主观因素所 造成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因人们的好恶而造成的。比如人们都喜欢的文辞优美的图书流传就 广,保存下来的可能性也大。

二是古今价值取舍观的差异造成的。古人重经史、轻科技,把科技称为 旁支末道,因而古代科技书散失的现象就比较严重。

由此可以发现,祖氏父子的著作除了在天灾人祸方面难逃厄运外,受轻 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很可惜,我们无法从两人的著作中进一步去研究, 认识他们了。

祖 之子祖皓受到家传,也精通数学和天文,继承了父祖的科学事业。 梁武帝末年,他任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太守。不久,发生了北朝降将侯景 的叛乱,忧国爱民的祖皓起义声讨侯景,结果兵败被害。三世相继的科学世 家到此也就绝后了。

八、有益的启示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的伟大科学 家。他以自己卓越的科学成就,为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和浩瀚的文化典籍, 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他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是他,打破了近千年的已不 符实的旧闰法;是他,第一次把“岁差”引入了历法,使得天文观测更加准 确;是他,提出了交点月的概念,使天文学有关月的概念更加完善。他是一 位卓越的数学家,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当时大部分欧洲人还没有摆脱原始愚 昧的状态,祖冲之就已经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比欧洲早了一 千年;他又与其子祖 共同发现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