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第11章完结
这场变革的主要奠基人,是一个铁匠的儿子、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化 学家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萝,拉¨小¢税~ +已¨发+布·蕞_歆?璋?踕/
铁匠的儿子
1804年一个仲夏的早晨,伦敦街头走来一个报童。他个子瘦小,眉清目 秀,虽然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看上去却挺精神。他肩挎一包报纸,一面啃 着一小块面包,一面快活地哼着歌曲。
报童走进一家点缀着绿荫的庭院,停了下来。
他从挎包里取出一份印工精良的报纸,在镶着铜牌的大门上敲了几下。 当时报纸在英国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豪门贵族才购买,一般家庭大多是租 阅,每周取送一回。
在等候开门的片刻,报童的目光落在身旁的栏杆上,他忽然停止了唱歌。 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他脑海闪过:“如果我的头伸进栏杆里,而身子还在栏杆 外,那我究竟应该算在栏杆哪一边呢?”
正当这个报童在凝神思索的时候,不料大门打开了。他躲闪不及,脑袋 被重重地碰了一下。¢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他的“栏杆难题”没有找到答案,脑门上却鼓起一个青 包,惹得开门的女仆和过路人都哈哈地笑起来。
这位闹笑话的报童,就是十三岁的迈克尔·法拉第。
当时目睹这幕喜剧的人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被窘得面红耳赤的穷孩 子,日后竟成了英国最负盛名的大科学家。
是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出身都很贫寒。他们从小饱经生活的忧 患,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是靠着顽强的自学,登上了科学和文化的 高峰。
富兰克林的父亲是染匠,安徒生 (1805-1875)的父亲是鞋匠,康德
(1724-1804)的父亲是皮匠,瓦特(1736-1819)的父亲是木匠……法拉第 也是一位工匠的儿子。
1791年九月二十二日,法拉第出生在英国纽因敦城一个普通的铁匠家 庭,祖上有爱尔兰血统。法拉第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笃信宗教的人,名 叫法拉第·詹姆士。一家六口,靠他打铁为生,相当艰苦。¨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
法拉第的童年生活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根据他自己后来回忆,他的童 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有时候一个面包要当一星期的口粮。
法拉第五岁那年,全家为生活所迫,辗转来到伦敦,在一家马车行楼上 租了两间小屋,定居下来。父亲工作的铁匠铺就在附近,法拉第常去送饭。 铁匠们打铁的景象,那铿锵的锤声、通红的炉火、劳动的欢乐,给法拉第留 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对父亲的铁匠铺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法拉第后来 成为名驰海外的科学家的时候,还常常谈起“我很喜欢铁匠铺,以及关于铁 匠的一切事情”,并且自豪地宣称“我的父亲就是一个铁匠。”
由于家境贫苦,法拉第小小年纪就开始谋生。他十三岁就到伦敦布兰埠 街的一家书店当送报童,专给租报的人家送取报纸,还在店里打杂。他性情 活泼,很爱思考,那次脑门被撞就是这样引起的。
书店老板乔治·里波见这位铁匠的儿子工作勤快,又喜欢动脑筋,不久 就叫他学习装订书籍,兼管售书。装订工作对法拉第一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千方百计地努力学习,一有空就读那些刚装订好的新书。和富兰克林少年 时期一样,法拉第靠着刻苦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书店成了他的启蒙学 校。
法拉第最爱看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特别是吉尔伯特、富兰克林这些 先驱者的电学知识,使他受益不浅。对于其他的科普读物,法拉第也很感兴 趣。有一本名叫《科学对话》的小册子,写得饶有趣味,他最初的化学知识, 就是从这本书里汲取的。
从十三岁到二十一岁,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法拉第这个阶 段在书店当了八年学徒,等于上了八年学,这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 必要的基础。可以说,富兰克林和法拉第都是印刷业哺育出来的。
当然,法拉第和富兰克林也有不同的地方。富兰克林喜欢博览群书,文 学、哲理、天文、数学,无所不读。法拉第却更偏重科学技术,而且他从不 把兴趣局限在书本上。从最初开始,这位铁匠的儿子就表现出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书里的结论,哪怕是著名权威的话,他也决不轻信。只要条件允许,他 总要设法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