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第5章完结
第二年秋天,二十一岁的富兰克林组织了青年自学团体“共读社”。/优¨品¨晓_税′王¢ ¢庚`欣^蕞~全_参 加的多是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有工人、鞋匠、技师、诗人以及自学成才的数 学家等。他们每星期五在旅馆集会,每人轮流提出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涉 及科学、政治、文学、哲学等。富兰克林是“共读社”的中坚和领袖,他要 求大家不问职业和宗教信仰的差别,互相敬重,以探求真理为己任,不意气 用事,不进行诡辩。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才干,是很难得 的。富兰克林日后成为美国开国时期最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并不是 偶然的。
富兰克林在厂里兢兢业业,苦心经营,再加上“共读社”社友们多方支 援,他的印刷业渐渐兴旺起来,不久又创办了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新闻》。 富兰克林的印刷技术和散文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报纸发行不到几个星 期,就以印工精良,文笔清新、泼辣闻名,销路很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样一来,富兰克林既发展了印刷业务,又有了舆论阵地,一举两得。+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1729 年在两位挚友的资助下,富兰克林开始独自经营印刷厂。当时费城市民要求 增印纸币的呼声很高,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是银行和大资本家坚 决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富兰克林在“共读社”里以纸币为题,进行了 热烈讨论。他把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写了一篇《略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在报上发表,文中引证 1723年宾夕法尼亚省一度发行纸币,刺激了商业繁 荣、就业不断增加的事例,极力赞助市民的要求。这篇文章一发表,舆论急 剧变化,增印纸币的声势大壮,反对的意见被击败。
议会最后通过了增印纸币的提议,为了表彰富兰克林宣传的功劳,决定 把印纸币的特权授予他的印刷厂。这件事给富兰克林带来莫大的收益,他不 但获得政治声誉,而且还清了债务,在经济上自立起来。新纸币发行以后, 收效显著,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费城的商业、建筑和人口都随着增加,富兰 克林的印刷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年,二十四岁的富兰克林结了婚。?第,一¢看!书.枉\ /已,发,布+嶵\芯?蟑/劫¢说来也巧,他娶的不是别人,竟 是过去的未婚妻丽德。原来丽德当初受女友撺掇,误嫁给一个名叫罗泽斯的 陶器商,婚后发现他另有所欢,品质恶劣。丽德整天悲戚,郁郁寡欢,生活 很不幸。她后来和罗泽斯断绝夫妻关系,分居两地。富兰克林知道这些情况 以后,悔恨交集,前去看望丽德。两人一见面,泪如雨下。那时罗泽斯因为 挥霍无度破了产,已经远逃西印度群岛。富兰克林冒着风险和丽德举行婚礼, 终于破镜重圆。丽德温柔贤淑,勤俭操持。她跟富兰克林结婚以后,把家庭 和印刷所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富兰克林从此在事业上多了一个得力助手。
筚路蓝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比喻创业的艰苦就象架
着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一样。富兰克林的事业也是这样开始的。当时北
美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很落后。美国民族正处在摇篮里,还没有自己的文
化和科学。富兰克林在婚后不久,倡导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图书馆。这是美国
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当时富兰克林只有二十五岁。
起初,这件事是在“共读社”上提出的。社友们每次讨论的时候,都感
到手边参考书籍不够。富兰克林灵机一动,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藏书搬到社里
来,让社友们共同浏览。第二天,一座小“图书馆”就成立了。书架上大小
图书,琳琅满目,大家翻阅起来很方便。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没有专人管理,
随便拿取,图书有减无增,没多久“图书馆”就瓦解了。这个尝试虽然失败
了,却给人很大启发。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由富兰克林主持,用“共读社”
名义发起募捐,请一位著名律师协助,成立了费城图书馆,也是北美第一座
民办图书馆。首批读者五十人,按规定每人先交纳四十先令①开办费,以后
每年再捐十先令。图书馆成立以后,从海外购来一批图书,每周开放一次,
捐款者可以自由借阅,但是要按照规定期限送还。费城图书馆成
立以后,读者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