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189章完结

第18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189章完结

独上层楼万灯火,颂君新句动微哀。¢墈¢书_屋? ?首?发~

笔者乃于2000年6月30日有唱和之作:

和周玉言先生赠诗

新证横空骋壮怀,孤明襟抱海棠开。

压城云重添痴味,枕阁霞飞染砚斋。

斯室弥馨萦入梦,其人如玉痛怜才。

沁芳一脉听流水,独上层楼未可哀。

周先生阅后来信大赞:“诗函昨到,和韵之篇极佳。‘孤明襟抱海棠开’之句尤奇!馀亦工力悉敌,情辞兼至也。此种咏题自然为一‘空前’,可不论,至于后来,吾不敢知,唯见当代人能出此者亦不可得第二家也。”信尾又附加一笔:“斯室其人一联甚佳。”( “庚·六·七夜”信,2000年7月9日邮戳 )海棠是史湘云的象征花卉,枕霞旧友是她的别号,而周先生说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沁芳泉是大观园的“总钥匙”,《〈 红楼梦 〉与中华文化 》中有一节论贾宝玉即云“其人如玉”——本从《 诗经 》篇中句化来。?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

尾声附录一:传主与作者(5)

另一首是2000年12月20日写的向周先生恭贺新春的诗,写在贺年片上寄去:

新千年将至奉赠周玉言先生

红坛谁弄百年潮?一缕心音韵未消。

王蔡胡俞输鲁史,李蓝何蒋混曹貂。

集成新证潜龙啸,质本真诗大吕敲。

探佚鸿蒙标国学,风流文采自天骄。

周先生于“庚腊除二夜”来信说:“这七律数句而已,然竟涵盖了一部‘红学史’,大奇!”并附有“庚辰冬至后”一首唱和之作:

归智赠新句奇绝喜而步韵难报佳音也

冬深暖句压寒潮,雪气宁随岁序消?

四杰多讥明自异,八仙过海暗争高。

逢人说项霞边指,为我成文月下敲。

天壤痴如君亦少,拙生得友向渠骄。~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

( 注解:拙句原为“李蓝何蒋混曹高”,故周颔联为“高”韵。 )

于“庚腊十二”,周先生又写来一首,可见其兴致极高也。( 2002年“元旦之夕”还来信说:“去岁过年收小座历有七律诗使我一整年欢喜不置。” ):

再和归智

感暮怀人绪若潮,积思新雪两难消。

绛芸书罢晴雯喜,青埂镌成宝玉高。

探佚心通闻感召,传诗字好悟推敲。

相逢明日还相说,万古芹脂为圣骄。

笔者这首引起周先生一再唱和的诗,其学术内涵已在《 独上红楼 》之《 再看一位红学大师 》一章中作过阐释。周先生与笔者的交谊,用刘心武先生的话说,“完全是君子之交”,只因为“志同道合”,故二十余年因缘不断。大约彼此的气质倾向与思维方式有相近之处,故学术见解每每相合,当然也并非没有个别观点上的不同意见,那就如周先生赠诗中所云“留得异同归一是,方知为学品尤难”。笔者从周先生获得的指点、教益,自是数不胜数,而感受最深的,则是周先生那种悟性主导的思维方式和治学方式。这一点,读周先生的著作会有感觉,但还不像亲聆馨颏时更体会深切。笔者与周先生面谈的机会也没有几次,但每次聆教后,都如嚼橄榄,余味无穷,曾与内子感慨不已。

周先生为笔者的几种著作写过序或书评。其中为《〈 石头记 〉探佚 》写的那篇序更具有深远的红学史意义,在传记的有关章节中已经作过回顾。而周先生的大著,笔者也往往写书评推介,到了新世纪,更为周先生的《 红楼小讲 》、《 文采风流曹雪芹 》、珍藏本《〈 红楼梦 〉新证 》和《 周汝昌论红楼艺术的魅力 》撰写序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