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154章完结

第15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154章完结

周汝昌以两万字的篇幅来考证“遒媚”的真实含义。*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遒,紧步而行的样子,又有紧密的意思。媚,是意居形外,有风韵。“遒媚”是从神气方面来形容王羲之书法,而不是指骨力和姿态。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周先生的文章,结构之绵密,语言之精炼,也颇具羲之“遒媚”之意。再结合周先生的书法风格来看,就更能感觉到周先生的文风、书风和书法观的奇妙统一。如此完美的为文为艺之合拍,于今世的学人中已不多见了。

这是书法界内同仁的赞赏评价,应该是说得很贴切中肯的。

周汝昌与启功在书法方面颇有交流。周汝昌现存的一幅背临《 兰亭序 》,自己题了一首七律,徐邦达题了一首七古,启功则题了两阕《 南乡子 》词。在争论《 兰亭序 》真伪时,启功把自己所存元代人陆继善摹《 兰亭序 》原墨本( 早已流落海外 )的开头两页小照片赠送给周汝昌。启功的论书绝句也寄给周汝昌,周汝昌也有唱和之作。启功还把自己一部研究书法字体结构的书稿清缮本寄给周汝昌请提意见:“此稿是他亲笔工整书写,用的却是‘洋式’横格子笔记本,市售的劣纸所制,字是钢笔墨水。.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共计上下两册。……‘文革’之后,此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完好无恙,我也闹不清是否‘抄家’时将它遗漏了?我发现后即函告于他。更奇的是他回信说( 大意 ):就存在您处甚好。此外毫无讨索‘归赵’之语意。”(《 启元白 》)周汝昌在回忆启功的文章后附缀有诗曰:“一度蹉跎被屈时,当年谁肯论交期。品书辨字常临舍,也为红楼寄梦思。”

说到周汝昌的法书墨宝,散落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里,也有在海外的,可谓不计其数。即以笔者任教的辽宁师范大学而言,笔者就看到了两位先生家中都挂着周汝昌写的条幅,内容又都是他处未见的周汝昌的诗作。这些零珠碎玉的墨迹和诗词题咏,只怕是漶漫无可收拾了。就已经结集出版的书法文本而言,笔者所见到的,一是刘旦宅绘画周汝昌题诗的《〈 石头记 〉人物画 》共四十首七言绝句,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另一种是山西的书海出版社于2004年9月出版的《 诗红墨翠——周汝昌咏红手迹 》,共一百一十三篇题咏之作。¢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 诗红墨翠 》的自序中这样说:

中华古历岁次壬午,我行年八十五龄,视力仅右目有三分之一的微光,仍不服老,逐日写作。有时精力好,灯下还拾起毛笔,不愿将平生喜爱的书法抛得太荒,写不成字。于是,每到晚间,与老伴淑仁商量,请她帮我“做书童”,并询问她写些什么词句好。

有一回,想“词儿”想不出合意的了,忽然她提议说:“还是你的本行本业,就写题《 红楼 》的诗,岂不比别的更有意思?”这话触动了我的情怀,一时兴起,就答言说:“好,你念一个《 红楼 》人名,我就题一首七言绝句,即席即兴,口占信笔,不打草,不停顿,不苦思冥索,不敷衍凑句,不引用自己原来的诗句……试试才思还能如昔时的‘倚马立成’否?”

就这样,我们就开始了这个小小的“作业”计划。

似乎也没有过太久,断断续续,或多或少就积累了百余幅新诗新字。因为我喜欢一百零八符合雪芹原书“九品十二钗”的构局,便选了一百零八幅作为定本。这些幅当中,大体还算完整,只一二个别处有误笔或脱字,未伤全部精神。

……

这一百零八幅(原注:一百零八是一个基数,也是象征数;今本书在一百零八外又多收了几幅,可视为附录,不必过拘)书法诗作的一段经历,至今如在目前,而淑仁已逝。女儿们想起这一大卷,打开看看,方觉得真是一项不可再得的艺术财富了—&mda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