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60章完结

第60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60章完结

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后面还有署名“梅溪”的批语:“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

“寒毡情话”一句,则是说脂批所透露的八十回后佚稿内容。第十九回描写贾宝玉到了花袭人家,花袭人的母亲、哥哥摆了一桌子果品招待宝玉,袭人知道宝玉娇贵惯了,“见总无可吃之物”,针对这个情节,有一段脂批说:“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翻与下部数十回‘寒冬噎酸荠,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

这两句诗实际上涉及后来所谓“探佚学”的内容,是红学研究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最后两句“扫除翳障归真赏,应发光辉万古新”,意思是只有明白佚稿概况,才能达到对原著的“真赏”,主旨归结到区别“两种《 红楼梦 》”的本质差异,扫除后四十回续书的“翳障”,让曹雪芹原著的“光辉”重新焕发出来。

在周汝昌的红学体系中,这是研究《 红楼梦 》的“终极”目的,是红学的“核心”和“本质”。周汝昌读了这两首诗,不禁十分感动和欣赞,后来评赏说:“缪先生这种律句为他家不易比肩之处,在于不是泛辞抒感致奖,而是句句有内容,紧扣所题对象的重心特色——亦即诗人感受最深的旨义。诗句自然而又考究,不事琢磨而有学者气质。如第一首,即是史学家的特殊手笔与见解:重点抉出《 新证 》在考史方面的创获( 这一点,国内谢国桢、牟润孙、华西大学梁仲华……诸位老教授,皆史学专家,他们以不同方式表示了同一意见 ),而又指出:考史是为了证明雪芹此书是自叙性质。第二首内容转到由考史而得知雪芹的为人、家世、经历、思想( 这方是正确领会《 红楼梦 》的唯一必要之途径和前提 ),然后归到脂砚斋评语的意义与由此引出的‘探佚’( 八十回后原本情节的探索 )的理解。这都是《 新证 》一书的精神命脉,缪先生却以格律对仗的韵语功力表现得如此有情有味。所以我说这种题赞,绝非世俗一般的虚文夸耀之可比。”(《〈 新证 〉的功过与毁誉 》)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