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36章完结
初入燕园足风流从“西语系”毕业(6)
后来周汝昌的主要精力都投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所身处的环境也在华文世界,外语没有成为专门的职业。^0-0^小!税+罔* ¨无?错,内/容!所谓虽然开头时也曾想“呼吸欧风美雨”,但很快转变了,不是要变成“半个洋人”,还是愿当个学者,沟通中西文化的差异距离。周汝昌对自己的英语修养有很实际的评价:在说、写诸方面有了一些成绩,但实在又不是真正完全的“精通”,能写论文,但不能写“文学作品”;有些细致微妙的“讲究”之处,也没学到,乡语叫做“有点儿潮”,未能无懈可击。不过,与那一个时代的同辈人作一下客观比照,周汝昌的英文可能没有达到某些后来生活于英语世界的华人学者那样的水准,但也算得上佼佼者了。
周汝昌在20世纪80年代曾两次赴美国开会和讲学,第二次作为访问教授,还曾为威斯康辛大学的周策纵教授代过课;晚年在北京则多次为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外交使节和夫人家属们讲解《 红楼梦 》,这时,他的英语又派上了用场。1993年周汝昌给笔者的信中,就曾有这样的内容:
27日为使馆界一群洋人讲红,很受欢迎,掌声(非“礼仪性”的)历久不息。?卡~卡.晓.税`枉, ^更~鑫¨最^全,在曹、高问题上似乎也引动了兴趣,有提问欲知八十回后情节者,我举起大著示之,告以此乃最新佳本,为你“宣传”。(癸酉清明次日,按即1993年4月初某日。)
自3月27日至5月27日两月间曾三次为驻京外宾(使馆界、联合国开发署)讲红,颇受欢迎。我英语四十年不讲,全荒了。然尚能凑合,还落好评。这似比粉墨登场唱小生更值得一入弟文也。一笑。前此被逼为电视台讲诗(对海外的),结果说我之所录效果居首,说我有“演员才能”,别的专家相形见绌,甚至需重讲重播云。然则我若当“明星”,何致受穷至今。惜乎后悔晚矣哉。(癸酉芒种,按即1993年6月初某日。)
我用英语讲红,罗马尼亚大使夫人(博士)赞我做得“beautifully”,联合国一美国女士则也说我的英语beautiful!(1993年8月29日)
那么,周汝昌学了小半生的洋文,对他的毕生事业来说,是否仅此“敲边鼓”?是否还有更大的作用?收获又何在呢?周汝昌回答说:最大的收获是“比较”,有了比较汉语文和英语文( 引申开去也就是西洋语文 )之异同的机缘条件。比较之后的深切体会归结为一点:洋文是“死”的,汉文是“活”的。?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他的“理路”是这样的:一般人的错觉,以为西洋语文精密、清晰、准确……大约就是两点:概念清楚,逻辑周密。而汉语文则“模糊”、“游离”、“玄虚”、“不讲完整”、“不够精密”……但能这样认识问题吗?为什么说洋文“死”呢?我的感受很深:一是词性死,二是语法死,三是语式死,四是标点死。
什么叫“词性死”?就是在西洋语言( 以英语为例 )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都区分得十分严格,界限分明,虽然也有词性活用,但从大体看来,是规定得相当“死”的,不能随意变更,否则就是用“错”了。比如,man( 人 )是名词( noun ),没法当动词( verb )用。speak是“讲话”,作动词用,要用作名词,就得另用一个speech。pain( 痛 )是名词,你要用它的形容词( adjective ),就得另用painful。虽然英语有时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