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28章完结
七、胡适确是仁人君子,对后学态度真诚,热情地予以可能的一切帮助。^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他不仅借出了甲戌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又把《 四松堂集 》和戚蓼生序本《 石头记 》也毫不吝惜地借出,并且替周汝昌改削文章,提出忠告,提供藏书信息,介绍孙楷第等专家,甚至在信中说:“那天你要赶车回去,我很明白,你的身体不强健,我一见便知。……暑热中当勉力休息,不要太用功。”衷情挚语,让人感动。
八、但对周汝昌的学术观点,胡适止于一般性的鼓励,并没有发生很大的震撼。尽管他说:“我对于你最近的提议——‘集本校勘’——认为是最重要而应该做的。”但对脂批本和程高本“两种《 红楼梦 》”的巨大差异,以及曹雪芹原本被程高本所淆乱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胡适远没有周汝昌感受深切和认识深刻。
写到这里,似乎应该对胡适和周汝昌通信论学这段时间的“时代政治背景”略作鸟瞰,这样也许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胡适和周汝昌是什么样的两个人。`1′4~k¢a·n¨s~h!u!.,n+e!t·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
从胡适给周汝昌写第一封信的1947年底( 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七日 ),到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12月周汝昌把甲戌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送还胡宅止,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前后正是中国的历史和政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终于使国民党逃往台湾。而胡适和周汝昌所在的北平,则是傅作义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围困城内,1949年1月14日,人民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经过二十九个小时激战,占领天津。1月31日,傅作义所部二十五个师约二十五万人离开北平接受解放军改编。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入城仪式,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初入燕园足风流与胡适的“一面缘”(3)
在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胡适作为一个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个人都保持密切关系的社会名流、大学校长,当然参加了不少政治活动。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
胡适在给周汝昌的第一封信中所谓“匆匆往南边去了”,是去南京参加各种政治和文化活动。如1947年12月11日胡适在南京向北京大学校友呼吁“捐款建筑北京大学礼堂及博物馆”,12月14日在南京出席“中美教育基金协定”的基金董事会,按照协定,美国二十年内向中国提供教育基金二千万美金,每年拨付一百万。对这笔资金,当时有人认为是“文化侵略”,而胡适认为对中国教育有好处。12月15日,教育部长朱家骅召集中美教育基金董事会顾问会议,中午朱家骅招待,晚上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宴请,夜里外交部长王世杰又到胡适寓所说“蒋主席准备请你出任行政院长……”12月16日启程回北平,胡适在这样繁忙的政治性生活中还关心红学的学术考证,也的确显示出其学者本色。
1948年2月3日下午2时,北大政治系二年级学生邓特因负责《 奔流 》壁报言论激烈,被几个特务绑架而失踪。2月7日,华北学联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示威大会。2月14日深夜,学生代表杨翼升等四人为邓特失踪事件到胡适家。胡适回答学生代表说:“关于同学被捕的事情,我有四个原则交训导处去办,我不会为同学的事去跑衙门。”胡适的四个原则《 纽约时报 》作了报导:学校代为打听逮捕的机关;通知该机关对被捕同学加以优待;罪轻则保释;罪重则请求移交法院办理。
学生代表对胡适说:“胡校长只周旋于权贵,实在损教育家的面子。”胡适回答说:“学生不是有特殊身份的,学校不是有治外法权的地方。从事于革命工作的同学应自行负责。不能叫‘非法逮捕’,政府在法定限度内,可以执行某种职权。”学生代表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