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13章完结
周汝昌与毛淑仁的“洞房花烛”,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家”。*e*z.k,a!n?s`h/u-._n¨e·t\
天津沽上的婚姻礼仪,新娘子大都是要坐轿的。津沽人有句俏皮话:“大闺女坐轿,头一回。”因为如果一个女人坐两次轿,那就是“后婚”了。当然也有坐马车的,但最庄重的,还是坐轿。当时咸水沽以租赁花轿为业的有好几家,其中最漂亮、最齐全的是范家的花轿。范家的花轿,规制大,看起来气派华贵。金色的轿顶闪闪发光,轿围子则是红色彩绣的,还垂着穗头,挂着珠子。座轿两边有两根长长的红轿杠,抬轿时在轿杠四头拴上四根红色横杠,由八个轿夫抬起,即所谓“八抬大轿”。大轿里面是方形的小轿,名叫“轿心子”。“轿心子”里边放上凳子,供押轿的童子和新娘乘坐。范家花轿还准备有金瓜、月斧、朝天凳等所谓“半副銮驾”,凤冠霞帔,灯笼亮子,等等一应俱全,一切按照皇姑出嫁的打扮和仪仗。¢薪+完_夲!鉮?占+ ~首·发·虽然到了民国,皇帝家的豪华还是人们心向往之的。
沽上的结婚习俗,有直娶和旧娶两种。直娶就是当天把新娘接过来拜堂成亲,而在此前已经过完女方的嫁妆了。旧娶则因为娘家远,要就近打下处,三天前就把新娘接过来。这三天内,闹喜,逗新媳妇,十分热闹。三天前的新娘在娘家一般就只吃栗子鸡蛋,据说吃了栗子鸡蛋人不感到饿,同时很少结大便,这样新娘在三天内都很少上厕所,避免了老上厕所的尴尬。
结婚那天,新郎家租赁的花轿出发前要找一个小童男押轿,据说可以避邪气。童男在上轿前还要拿一面镜子,在花轿里照一照,这是为了驱逐轿里可能藏着的狐妖花邪柳怪。新娘的轿子抬到婆家门口停下来,这叫压压性子。从门口到拜天地的堂屋,院路铺红毡地毯,因为要“脚不沾尘”。
抬轿的要把大轿内的小方轿抬到院内,这叫“掐轿心子”。新娘蒙着盖头,由陪房——娘家带来的陪伴新娘的女人,《 红楼梦 》里的太太、奶奶每人都有好几家陪房,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和婆家的嫂子搀着,下小方轿进入堂屋拜天地。/x/i¢a?o~s+h\u~o~g+u,a\i`.`c′o′m!新娘下轿时,新郎还要用戏曲中道具一般的弓箭朝着新娘射一下,据说是为震慑邪祟,也为了煞一下新娘的威风。
新郎和新娘在堂屋拜天地,司仪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进入洞房”。夫妻入洞房后并排而坐,叫坐帐。这时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礼帽,身披大红绸的新郎,手持一支秤杆给新娘挑去盖头,口里还要说:“秤杆秤砣本姓刘,我给新人挑盖头。”周汝昌晚年在一个《 百年婚恋 》的电视节目里回答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我早就认识新娘子,两家就住一条街,轿子只抬着在街上象征性地转了一圈,揭盖头也纯粹是仪式,并不是揭开盖头我才知道她是不是个大美人。这当然不是“旧娶”而是“直娶”了。笔者这里的描述是根据《 古镇稗史 》的记载,书中也说:“这是当年咸水沽镇结婚的大概习俗。镇东、镇西、围子里、围子外多少有些差别,一个地方一个样嘛。”
周汝昌与毛淑仁拜了天地,进入洞房,两人从此携手走过一生,育有两子三女,夫妻白头到老。毛淑仁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一生操持家务,养育子女,1952年随周汝昌去四川,曾是成都市妇联的积极分子,回到北京,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装订工厂工作过,是一个气质外向颇为能干的天津女子,并不是柔弱类型。周汝昌一生痴迷于读书做学问,基本上不管家务事,挣了钱也交给妻子掌管,柴米油盐的日常生计安排和管教子女的事都是毛淑仁主持筹办。当日离科举时代尚未行远,男子结婚洞房花烛,又称“小登科”,“大登科”那当然是指考取进士、状元,蟾宫折桂了。这就是旧时男子一生的两件最大的喜事,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周汝昌刚以头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