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皇权悲剧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皇权悲剧第25章完结

只要细心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8部著名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金瓶梅》、《红楼梦》,无不围绕权力展开,以权力决定论为主线。~s′l-x`s~w/.!c-o.m+翻遍《二十四史》,满纸都是帝王、后妃、外戚、宰相、文臣、武将、宦官们在肆无忌惮地上演数千年的传统旧剧。一部中国皇权社会历史,充斥着无数个杀父、杀母、杀夫、杀妻、杀兄、杀弟、杀子、杀友的故事。数千年来,这种蛮横的“权力逻辑”竟然在皇权社会里大行其道!

在中国皇权社会,官场既是戏场,又是战场,生活在官场上的人既要会逢场作戏,更要会耍弄真刀真枪。为了争夺更多、更大的权力,全社会的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厮杀,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小到个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在这里,没有什么情义可言,只有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就这样,皇权社会里的中国人一直忙于“窝里斗”,陷入了争夺权力的沼泽烂泥之中,不能自拔,顾不上什么“建设”和“发展”,更丧失了信仰和求知精神,人性价值的光辉几乎全部被淹没。¢d·a¨n_g′y`u′e`d?u`._c¢o¢m′

几千年来,这张由专制帝王们编织的天罗地网笼罩着中华大地,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成为“漏网之鱼”!

皇帝与宰相:难解的“矛盾体”

在皇权社会里,作为“天下第一人”,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皇帝的下面,最重要的人物当属宰相。不过,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辽国以外,其他朝代都没有“宰相”这个官职,宰相只是一个俗称!

对于专制帝王来说,宰相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祸害”,他们对宰相真是既恨又爱。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皇帝纵然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一个人包揽所有的事务,所以皇帝必须找一个“助手”,而这个助手就是宰相。

在皇权体制内,作为最高行政首脑,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堪称是整个皇权国家的“二把手”,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多少年来,中国人一直用一句话来描绘宰相的特殊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微,趣*小?税_ -埂`新/嶵?筷+”宋朝人张方平指出:“君为元首,宰相乃其股肱,动静休戚,义犹一体。”所谓元首,指的是脑袋;股就是大腿,肱就是肩膀。毫无疑问,如果把整个国家机器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皇帝就相当于脑袋,而宰相则处于全身运动的枢纽部位,行立俯仰,莫不关之。

宰相的职权有多大?

关于宰相的职责,西汉初年的丞相陈平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一句话,宰相对内要辅佐皇帝,为皇帝出谋划策,并统领百官,指挥内外百司;对外,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真是国防、内政、外交无所不管。所以,《宋史•职官志》称“宰相之职,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

具体来说,宰相大致有以下几项权力:

一是谋议权。所谓“谋议权”,就是宰相就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措施提出建议,并与皇帝共同讨论。所以,西汉初年,宰相曹参推行“无为而治”的方针,不主动入宫向皇帝提出建议,汉惠帝就责怪他“无所请事”。

二是副署权。就是皇帝的诏令、制敕和上谕要由宰相签署,并由宰相机构发布。在制度上,如果宰相没有在诏书上签字,诏书也就没有法律效力,有关部门可以拒绝执行。例如,武则天当政时,曾派肃州刺史王本立去“宣敕”逮捕宰相刘祎之,结果遭到刘祎之的抗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