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完结(3/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167章完结
。历史方向的职业造就了伟大的研究者、伟大的辩论家、伟大的作家。我坚信,历史的价值在于让当代可以以史为鉴,历史需要有说服力的阐释者。已故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令人敬畏的叙述技巧,已故的托尼·朱特(Tony Judt)的人道精神,西蒙·沙玛(Simon Schama)层出不穷、引人入胜的作品,诺曼·斯通(Norman Stone)的历史性阐述,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纯粹的热忱,总能让我深受启发。
记得有一年暑假,当时的我着实太年轻,对这类事情不感兴趣,然而我读到了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的《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并开始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能够为我们自身的时代开启的种种展望,以及关于权力和政治真正的大问题。蒂莫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将历史视角带入当下的能力,以及解读历史的现代视角,全都饱含着智慧,这对于如何将历史的思维框架渗透到我们对当代政治、利益和民族的理解当中,起到了一种模范作用。如果英国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做这样的事,定能成为同类中最有说服力、最优雅的一员。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我非常幸运地接受了马丁·康韦(Martin Conway)——他的一面墙上一直有一张凯末尔的黑白照片——罗伯特·吉尔德(Robert Gildea)、卡佳·安德烈耶夫(Katya Andreyev)、鲁思·哈里斯(Ruth Harris)、简·帕尔默夫斯基(Jan Palmowski)、克里斯托弗·黑格(Christopher Haigh)、帕特里克·沃莫尔德(Patrick Wormald)和W. E. S.托马斯(W. E. S. Thomas)的教导。在牛津大学学习历史,或许是我最做过的最能让头脑兴奋的一件事。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