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1913,一战前的世界 > 第97章完结

第9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97章完结

与此同时,声称为全体印度人发声的印度人团体陷入了分裂。/w*a′x?s\w`.*c~o`m?这就是从名称来看颇有雄心壮志的印度国民大会党,事实上是印度精英人士的组织,有时还会让英国同情者来当主席。[5]温和派只要求在印度内部进行改革,提高印度在大英帝国内部的地位。“从个人素质来看,他们比我们更优秀,”政党领袖戈帕尔·克里希那·戈卡莱(Gopal Krishna Gokhale)这样说英国人,“他们的责任感更强,在工作中有更强的组织纪律性,他们知道如何捍卫他们所拥有的各项特权。”[6]从不列颠之狮身上还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对于温和派来说,大英帝国依旧是印度自然的归宿。

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把握了。国大党前任领袖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建议更强烈地煽动反英情绪,呼吁采取更迅速的途径,实现更充分的自治。据说提拉克的画像被张贴在孟买的墙壁上。1908年,他被指控煽动骚乱,在孟买的法庭上被判了刑,这件事引发了街头的抗议活动。但到了1913年,提拉克还在监狱里,而自封为印度民意代表的实用派依然在冷静地呼吁改革,他们觉得自身的温和行为让他们完全有资格实行改革。\微,趣,暁/税_旺~ ¢追?罪~芯,蟑¨截!年底,在卡拉奇举行的印度国民大会党集会上,会议主席、穆斯林纳瓦卜·赛义德·穆罕默德·巴哈杜尔(Nawab Syed Muhammad Bahadur)感觉到英属印度以及他自身的这个组织所受的压力都有所减轻。“由于人民的明智,同样也由于英国人的政治才能,我们得以安全摆脱印度的动乱,”他对听众说,“这场动乱是在这一时期席卷整个亚洲的、觉醒与动荡之巨浪中的一部分。”[7]从这一点上,他主张“让我们为了内部的团结,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让进步与团结的力量符合我们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期望而奋斗”。

查尔斯·哈丁在1913年年初的几个星期里渐渐康复。当他痊愈之时,印度的事情也回到了混乱的常态:大英帝国的这块宝石之所以落到英国手里,一半是偶然、一半是蓄谋,一半是通过商业利益、一半是通过政府干涉;它是帝国最大的一笔财富,也是最大的软肋;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英国人声称只能以他们的方式来管理这里的众多民族、种族和宗教,运用技巧,不偏不倚,坚定沉着。/k?a*n^s`h-u_y.e~.¢c*o?m_几个世纪以来,印度一直都有英国人的身影,如今他们已经是印度风貌的一部分了,英属印度的来历反映出了英国势力在全世界的膨胀。“英国与印度的关联随着英国的发展而发展,”威廉·威尔逊·亨特(William Wilson Hunter)在他的《英属印度史》序言中写道,“直到如今它与我们骨肉相连。”[8]

查尔斯·哈丁总督在德里遭遇暗杀。印度是大英帝国的支点、军事人力的储备、英国商品的市场。

哈丁在德里遭遇暗杀过去几个月后,在印度的入口、1911年国王—皇帝乔治五世前往杜尔巴路上的登陆地、海滨城市孟买的市中心,上演了一场温和派印度人表达忠心的欢迎会。当下的场合是1913年的大英帝国日,和温尼伯或墨尔本一样,孟买也在庆祝,却有着明确的印度风格。“Javer Baug的房屋上装饰着英国国旗……Nar-Narayan寺庙的入口处挂着一张标语牌,上面写着‘印度皇帝和皇后万岁’。”著名孟买历史学家普鲁肖坦·巴尔克里什南·乔希(Purushottam Balkrishna Joshi)在随庆典一同发行的小册子《大英帝国日与我们的义务和责任》(Empire-Day and Our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中这样写道。[9]乔治五世和妻子玛丽王后—皇后的肖像用花冠装饰着。“为负责主持的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