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55章完结
威尔逊的幕僚长约瑟夫·帕特里克·塔马尔蒂(Joseph Patrick Tumulty)为这封信做了一个备注,建议总统彻底详读。!优!品·晓-说′罔! ¢已/发^布!罪*辛,章^結·总统或许按他说的做了。但不论他到底有没有时间读这封信,他终究还是没有鼓起精神回复这封信。
几天后,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三位领袖发表了一份被广泛刊登的公开信,信中对这件事情的陈述毫不含糊。信中指出,“联邦政府此前从未以肤色为由歧视文职员工”。然而现在:
联邦政府将有色人种隔离开来,仿佛仅仅和他们接触一下就会被玷污一样……分派给他们的都是些次要的常规事务,没有凭借个人价值晋升高位的驱动力,而对于本国的全体白人来说,这项权利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那些出生在外国的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子女亦然,他们如今也在进入政府部门。[36]
威尔逊逃避了与黑人领袖就这一问题的会面。他撤回了自己建立种族委员会调查相关问题的承诺。′墈?书·屋_ ·哽*欣^醉-全¨直面种族问题的挑战时,威尔逊没能沉住气,而是大肆斥责那些指责他的人缺乏耐心。
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坚持不懈,自行展开调查,并于9月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随后被送到白宫。[37]对有色人种的冷落有轻有重,例子不计其数。其一,财政部一个叫泰森(Tyson)的会计被降职,调到别的部门。他接受这次调查时说“他被调到别的部门时,像小孩子一样大哭,主要原因并不是被降职,而是由于他觉得把他从和包括女性在内的白人同事一起共事了10年甚至更久的办公室调走,是对他个人有意见”。但从本质上讲,种族隔离的动机并不是出于个人,而是有系统的,既有种族主义因素,又有经济因素:
就有色人种员工而言,工作中的竞争已经不复存在了。有色人种中为数不多的、凭借自身的业务水平暂时还没有被隔离的那些人,迟早也要离开政府部门,而他们空出来的位置当然要由白人来填补……[38]
一些人辩称种族隔离制度让政府运作得更加顺畅,让不同族群更好地发挥了各自的技术特长。¨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这份报告反驳那些人说,要想“衡量女人和男人的相对能力,最好是坚决要求女人专门从事3K[2],禁止她们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威尔逊的高尚情操、对“新自由”的热情、挑战既得利益集团的意愿——这一点在支持削减关税一事上表现得何其明显——并没有在华盛顿的走廊和办公楼内部得到贯彻。他推诿搪塞,视而不见,把这一切推到参议院民主党同僚们的偏见上。美国在这座都城坚持了自己老派的一面。
[1] 吉姆·克劳法是1876—1965年美国南部各州的种族隔离法。——译者注
[2] 3K(家务劳动)来自德语中的Kinder、Küche、Kirche(子女、厨房、教堂)。——译者注
纽约
大都市
在1913年,如果说华盛顿代表着美国过去未完成的成就,那么纽约就是美国未来暧昧不明的象征。在一些人看来,纽约是美国在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民众心中的灯塔,兑现着刻在自由女神像基座上的承诺。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纽约的移民人口正在把欧洲的恶习移植到美国的土地上,预示着美国即将走向堕落。
纽约人将这座城市视为美国商业贸易的发电机。1913年,纽约超过伦敦,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它也已经是美国顶尖的金融中心。因此可以说纽约的财富证明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以及这个国家的实用主义,同时也确保了国家未来的繁荣。但在另外一些人眼中,纽约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不仁不义,这座城市赖以生存的是外地创造出来的财富,它像是一个机器,把财富和权力集中到华尔街金融家的阴谋集团手中。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来说,从各种意义上讲,纽约就是美国;正如英国记者W. T.斯特德的评论,“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