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34章完结
d Taaffe)将自己的治国方略形容为“让君主国的所有民族保持一种不满的状态,而这种不满情绪要控制得非常稳定、平衡”。][17]如果政治过于动荡或者过于沉滞,无论是哪一种,人们也都可以选择无视它。斯蒂芬·茨威格后来回忆道:“一个普通的维也纳人拿起晨报,第一眼看过去的不是议会事件或者国际大事,而是剧院的节目单。”[18]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事物。
在很多人看来,奥匈帝国最持久的特征简而言之就是它的存在本身。这样一个事实岂不是证明了帝国骨子里的韧性?岂不是证明了它的长命是有道理的?甚至还可能证明了它的必要性。如果奥匈帝国不复存在又将如何?德国来统治?俄国来统治?还是开战?这些选择都没有什么吸引力,除了对少数大德意志人来说,他们会很乐意与更强大的大哥合作。帝国至少为平稳增长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框架,尽管地区分布不均(奥地利中心地区的平均收入是以波兰人为主体的加利西亚的三倍)。[19]虽然奥匈帝国以农业为主——1910年,奥地利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匈牙利2/3以上的人口依然在务农——但它正在稳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只不过走的是法国的路子,发展速度要慢于高速工业化的德国。[20]
而帝国通过集中多方力量,不是也打造了大于各个局部相加的整体吗?其成果就是这样一个强国,所有的组成民族,包括匈牙利人在内,想必都不会希望这个国家消失。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开国元勋、维也纳议会中的捷克民族主义领袖之一托马斯·马萨里克(Thomas Masaryk)于1893年宣称:“我们想要让奥地利继续保持强国地位,但我们也希望奥地利对内同样强大有力。”[21]他谋求的并不是独立,而是改革,即便是在1913年:“我们的……计划并不是为了削弱别人,而是为了增强整体。我们知道,如果整体一无是处,那么我们也都得跟着遭殃。”他说,问题在于改革的进程似乎已经停滞了。似乎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说,奥地利的政治家就像是吞进了一把雨伞,动弹不得,生怕它什么时候就突然张开了。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